俘虏庞德后关羽为何没把他招降而是将他杀掉?

教育知识 2025-04-22 17:59学习方法网www.ettschool.cn

关羽,字云长,被后世尊称为“武圣”。在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中,将领出身降将的不在少数。

在三国时期,无论是曹魏还是蜀汉,只要有才能,降将也会被重用。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利用汉水暴涨的机会,击败了前来支援的敌军,擒获了于禁,逼降了庞德。关羽却选择了斩杀庞德,而没有将其押送到成都交给故主马超劝降。

那么,为什么关羽要这么做呢?

关羽心高气傲,而庞德在俘获后却辱骂了关羽,这让关羽恼羞成怒。在《三国志》中记载,关羽问庞德:“你的哥哥在汉中,我欲以你为将,为何不早降?”庞德回应说:“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这样的回应激怒了关羽。

关羽此时已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将,拥有假节钺的权力,可以先斩后奏。他可以不将庞德送回成都处理,而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自行决断。而且,即便不送回成都,关羽也无需向刘备请示汇报。因此关羽在战场上斩杀庞德是他的职责所在。而且因为他与刘备的特殊关系他能够以自身的判断为准因此不需要将庞德交给其他人处理。因此他选择了斩杀庞德而不是将其送回成都交给马超处理。这既体现了他的决策果断也凸显了他的骄傲个性。同时关羽对马超的态度也反映出他对蜀汉内部人际关系的一种看法和理解这也影响了他对庞德的处理方式。总的来说关羽斩杀庞德的行为既源于个人性格也受到了蜀汉内部政治格局的影响同时也与他对马超的态度有关。至于关羽最终为何未能成功收复荆州走向败亡则是另一段历史了。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