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作用是什么?艾灸的作用有哪些
【探索艾灸的奥秘】从体质改善到循环系统促进,艾灸的魅力你了解多少?
随着中医文化的不断发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尝试接受针灸疗法。但相对较为陌生的艾灸,却被很多人忽略。那么,什么是艾灸,它在保健养生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艾灸的神秘面纱。
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艾燃烧产生的热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物理因子,更是一种富含红外线的能量。这些红外线能够深入人体内部,激活细胞能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那么,艾灸具体有哪些作用呢?
一、改善体质
艾灸能够显著改善多种慢性病的症状。例如,对于慢性泄泻、哮喘等疾病,通过艾灸可以显著改善体质状况,达到治疗的目的。对于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可以在特定穴位进行艾灸,以缓解症状。对于皮癣患者,通过艾灸特定穴位也能取得良好效果。艾灸还可以预防高血压和中风等疾病的发生。
二、改善排便习惯
艾灸对肠管运动有明显影响,可以改善排便习惯。对于泄泻和便秘的患者,通过艾灸特定穴位可以显著改善症状。
三、改善免疫功能
现代生活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减弱已经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因素。艾灸能够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对预防多种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四、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艾灸通过改变胃肠活动、消化酶等作用来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无论是胃液分泌过多还是过少,艾灸都能起到调节作用。艾灸对胆汁、唾液等也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五、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艾灸还能显著改善循环系统状况。例如,灸天突、百会穴可以改善脑血管状况,提高记忆力;灸足三里、三阴交、曲池等穴位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流凝聚。艾灸还能使施灸部位灼热温暖,局部血容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艾灸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其魅力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通过改善体质、改善排便习惯、改善免疫功能、影响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方面,艾灸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保健养生方案。让我们一起尝试接受并体验艾灸的魅力吧!经过持续的无极保养灸,你会发现全身免疫功能显著提升,疲劳感也会逐渐消失。我个人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将无极保养灸作为防治因各种原因引发的疾病的根本方案。
艾灸养生,这些禁忌你得知道
禁忌一:对面部、颈部、手臂等暴露在外的部位,尽量不要直接进行艾灸,以免留下疤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在皮薄、肌少、筋肉结聚的地方,如腰骶部、下腹部等妊娠期妇女应避免施灸。关节部位也不宜直接灸。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眼球等敏感部位切勿艾灸。
禁忌三:完成艾灸后的半小时内,请避免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完成艾灸后,建议饮用比平常更多的温开水,以帮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记住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禁忌四:施灸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避免艾条移动,偏离穴位。
禁忌五:施灸时,要注意体位和穴位的准确性。确保体位舒适自然,同时精确选取穴位,以保证艾灸效果。
禁忌六:现代人的衣着多为化纤、羽绒等易燃材质,施灸时需特别小心,防止艾炷翻滚脱落造成意外。艾条使用完后,建议将其点燃的一端放入直径略大的瓶中,以便安全熄灭。
禁忌七:由于施灸时需要裸露部分体表,因此施灸期间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禁忌八:使用灸法时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建议量从小开始,如使用小艾炷或减少灸的时间、数量。逐渐适应后再加大剂量,避免一开始就大剂量操作。
禁忌九:对于皮肤感觉迟钝或给小儿施灸时,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温度,防止烫伤,同时确保艾灸效果。
禁忌十:在极度疲劳、饥饿、饱食、醉酒、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定时,以及患有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等疾病,或身体极度衰弱、形瘦骨立时,还有无自制能力的人群如精神病患者等,都不宜进行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