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激增医护人员大面积感染 发烧要补充电解质吗
最近,由于大环境的影响,许多人出现了发热和咳嗽等症状,导致医院患者数量激增。医护人员也受到了影响,大面积感染,情况严峻。我们走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发热门诊部,看到了门口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十分醒目。医护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天气寒冷,为了改善患者的候诊条件,院方特地搭建了这个帐篷。并且还为患者准备了热水和一次性纸杯。在这个看似温暖的环境中,医院的压力和挑战依然重重。帐篷虽然阻挡了刺骨的寒风,却阻挡不了病情的肆虐和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走在约长三十米的帐篷下,排队人群分成两列,约有五十人左右。平均每隔五分钟才能有一人进入门诊。北京的气温在零下五度徘徊,但在凛冽的寒风中,每一位患者的眼神都流露出焦急和期待。他们中有些人是因为高烧不退而来到这里寻求帮助,有些人则是担忧自己的症状而前来就诊。一位刚从门诊出来的患者表示,他经历了近两小时的排队和不到十分钟的看诊过程。医生详细询问了他的症状和病史后,为他开了莲花清瘟颗粒和洛索洛芬钠片。他感慨道,“大冷天的受冻等待这么久只为求个心安。”之前曾有媒体报道朝阳医院发热门诊排队等候时间超过六小时的现象。朝阳医院副院长王明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患者激增以及多种综合因素导致了排队现象的发生。一些医护人员也透露了在新冠病毒感染大面积暴发后的情况。作为被指定开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之一朝阳医院只是北京防疫政策放开后的一个缩影。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全市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急剧上升全市医疗资源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张北京市海淀医院药房窗口的告示:“全体药师带病上岗请宽容对待。”旁边还有温馨提示药品暂时无货的消息也反映了当前医疗资源的紧张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医疗资源理性对待疫情同时也应该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医护人员坚守一线,新冠冲击医疗体系
随着“新十条”的出台,社会面和医护人员中大量感染新冠病毒成为必然现象。医生因其工作性质和特殊岗位,每天都要面对大量新冠患者,感染风险极高。近日,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向记者反映了目前医院面临的困境。尽管医护人员感染数量众多,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甚至一些症状较轻的医护人员不得不带病上岗,以保障医院科室的正常运行。
张弛(化名)是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他所在医院作为新冠定点医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院方通知,即使医护人员核酸或抗原阳性,只要症状轻微或能耐受,就需要考虑上班。张弛表示,身边至少有一半的医生感染了新冠病毒。他自己也在不久前出现了症状,但仍坚持工作。
医生们对新冠病毒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并不担心感染,更关心的是未来的不确定性疫情将如何发展。一些医生连续工作多日,休息不足,身体难以承受。张弛表示,病人在激增,短期内这种情况应该是常态。
对于需要特殊治疗的患者,医院会采取特殊措施,如开放特定时间段为透析患者服务,并做好相应的消杀工作。但张弛表示,如果新冠患者数量继续增加,尤其是出现大量重症的情况,医院的服务能力可能会受到挑战。
并非所有医院都面临人满为患的情况。记者走访了一些非新冠定点医院,发现就诊情况正常。但一些新冠定点医院或发热门诊的医师表示,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的情况比较普遍,导致医护人员到岗率低,必然会造成医疗资源紧张。
对于一般患者来说,居家休息、治疗是最理性的选择。但目前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与新冠相关的药物严重短缺,如连花清瘟、布洛芬、抗原检测试剂等已经断货多日。药店销售人员表示,每天都有大量顾客跑空。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已经采取措施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梳理进口药品销售、协调出口药品回流等。目前这些药品仍然短缺,何时能补货仍是未知数。
多家同仁堂药店的销售人员纷纷表态,针对新冠病毒的治疗药物,目前均处于缺货状态。百康药房的销售人员也向记者透露,原定于13日晚间到货的药物,至今仍未现身,公司焦急万分,却也束手无策。
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药品,连花清瘟、布洛芬、抗原试剂等药物也无一幸免,呈现缺货状态。京东健康平台的药师透露,由于供应商货源尚未确认,目前这些药物暂时无法供应,到货时间更是难以预测。温度计也同样断货,让人倍感寒冬。
据一位资深药物销售向《中国慈善家》透露,每到冬季,感冒高发季节总会带来一波药物销售高峰。而今年新冠疫情的肆虐,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虽然各大药店冬季的备货量是其他季节的数倍,但今年货源紧张的情况尤为突出,甚至有人怀疑存在经销商囤积药品并高价出售的现象。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提醒告诫书》,告诫经营者不得对涉及民生的商品和防疫用品囤积居奇、散布涨价信息等行为。仍有部分商家因高价销售商品被查处。如北京康复之家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因高价销售抗原试剂盒被立案调查,某摄影工作室也因此被处以30万元罚款。
那么,何时药店才能重新上架这些药物呢?药房销售人员的回答让人捉摸不透。同仁堂某店铺负责人坦言,原本店里还有存货,但现在都被相关部门征用到大医院了。对此,专家建议增设定点医院以缓解压力。
华山医院的张文宏教授团队在关键时刻发表文章指出,新冠疫情正在进入最后一程,终将转变为季节性流行病。在近期会议上,张文宏预测疫情高峰即将来临,并可能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渡过难关。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里,全国的医疗资源将面临严峻挑战。
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一位北京世纪坛医院的主任医师建议,在增加药物储备的可考虑将更多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转型为新冠就诊的定点医院。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局面,降低聚集感染风险。据了解,北京市已确定了一批定点医院以应对疫情挑战。这些定点医院的设立让涉疫风险人员的救治更加专业高效。除了开设发热门诊的医院外,北京还公布了一批定点医院名单以满足患者需求。这些定点医院临床专科齐全、综合救治能力强并设有专人接诊、转诊涉疫重点人员24小时接诊服务。医护人员提醒患者如果症状较轻可自行在家休息用药并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加强自我防护同时也保持理性不要恐慌共同度过这场疫情难关。在最近北京市新闻发布会上,徐和建发言人强调了近期疫情快速发展给医疗服务与药品供应带来的巨大压力,并倡导公众按需购药、分类就诊,避免盲目跟风。
关于发烧是否需要补充电解质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病情。对于低热并未大量排汗的患者,通常不需要额外补充电解质,人体正常的代谢和饮食已经足够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如果发烧时使用退热药物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大量出汗,或者发烧伴随严重呕吐或腹泻时,就需要补充电解质了,以避免水分和电解质的大量流失。在补充电解质前后,都需要进行电解质水平的检测,以确保不会因过度补充而导致医源性的电解质紊乱。
至于发烧时应该捂汗还是散热,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具体症状。如果发烧时出现高热、手脚出汗、面色潮红等症状,那么应该及时散热,这有助于降低体温。如果在体温上升期,出现畏寒、寒战等症状,那么应该适当保暖,避免症状加重。无论哪种情况,都应该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体温超过38.5度,就需要使用药物如布洛芬等进行降温。
值得注意的是,发烧确实会导致心率加快。这是因为发热时,机体的代谢率会增加,为了代偿性地满足身体的需求,心率也会相应增快。通常情况下,体温每升高一摄氏度,心率大约会增加十二到十八次。如果腋下体温过高,除了局部降温外,还需要及时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等进行处理。如果体温持续升高、心跳反复增加,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