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鱼片:中国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周宣王时就有文字

传统文化 2025-04-22 20:26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当人们提及生鱼片时,往往会首先联想到日本。很少有人知道,生鱼片这一美食其实源自古老的中国。今天,学习方法网的小编将带领大家走进历史的长河,生鱼片的起源与演变。

早在周宣王五年,也就是公元前823年,生鱼片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的饮食文化中。据青铜器《兮甲盘》上的铭文记载,那一时期,周师在彭衙与入侵的猃狁部落展开激战。战争胜利后,大将尹吉甫宴请张仲及其他好友,而宴会上的主菜便是烧甲鱼配生鲤鱼片。这一美食在《诗经小雅六月》篇中也有提及,文中以“鳖脍鲤”四个字形容之,“脍”字指的就是切得很细的生肉。

随着历史的推进,制脍的材料逐渐扩展到牛、羊等肉类。然而到了秦汉之后,牛、羊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脍几乎仅指鱼脍。“脍”字衍生出“”字,专门用来指代生鱼片。尽管“脍”和“”经常混用,但它们与表示经火加工的食物的“烩”字并不混淆。

《诗经六月》主要记录了北方的鱼脍,而关于南方的鱼脍记载则相对匮乏。直到一千多年后的《吴越春秋内传》中,赵晔才记录了吴王阖闾设鱼脍席犒劳的事迹。《吴越春秋》的内容大多来源于民间,因此其可信度存在一定的疑问。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鱼脍的可靠记载。这本书收录了各地的风俗以及奇闻异事,其中提到祝阿(今山东齐河县祝阿镇)的居民不吃生鱼,这一奇异风俗被应劭记录下来。由此可见,食鱼脍在当时是多么的普遍。

生鱼片作为中国的传统美食,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演变,至今仍然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每一片细腻的生鱼片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在享受美食的我们也能感受到古老文化的魅力。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