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子在宋代大兴,它的出现标志着什么变革的完成?

传统文化 2025-04-22 20:13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瓦子,又称“瓦市”、“瓦肆”、“瓦舍”,是北宋时期兴起的一种大众性娱乐消费场所。在汴京城里,瓦子的身影随处可见,如桑家瓦子、中瓦、里瓦等,大小勾栏更是多达50余座。这些瓦子为人们提供了观赏各种表演的场所,成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标志性存在。

随着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瓦子逐渐兴起。它的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运作模式:聚时如砖瓦之合,散时如瓦解之易。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详细描述了这一现象。瓦子内部设有各种娱乐项目,如相扑、影戏、杂剧等,人们在这里可以享受各种娱乐活动带来的愉悦,但也需要花费不少的钱两。南宋时期,临安城内的瓦舍发展更为迅速,最大的北瓦拥有13座勾栏,昼夜不停地演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瓦子作为所,与酒楼、茶坊一起,通宵营业,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夜生活选择。在北宋汴京城里,瓦子的存在更是为人们带来了视觉、听觉、心情愉悦等多重享受。除了专业艺人,还有大量的业余歌舞队伍在城市和乡村中活跃。这些业余队伍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使得瓦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瓦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杨凝式的诗中提到洛阳的瓦子曾是重要的建筑。在段成式的《诡习》中也有关于瓦子的记载。随着宋代的发展,瓦子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中描述了当时瓦子的繁荣景象。《传》中也提到了人们在瓦子前的活动。瓦子是宋代城市生活中重要的所和消费场所,它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壮大和城市生活的活跃程度。它的兴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