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需要知道的一些小常识
在这个金秋时节,许多朋友选择养生之法以提升身体健康。那么,关于秋季养生,我们又了解哪些小常识呢?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接下来,让我为大家详细解读秋季养生的十大禁忌。
秋季养生须知的小常识
1. 无病进补:这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例如,过量服用鱼肝油可能导致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则可能引发肥胖及心血管疾病。
2. 慕名进补:许多人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补益效果越好,如人参。滥用人参可能导致过度兴奋、血压升高等症状。
3. 不分虚实:中医强调虚者补之,非虚症者不宜滥用补药。补药需针对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不同类型的虚症进行选用,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在身体很虚的情况下,直接大量进补可能会适得其反,应当逐步补充。
4. 多多益善:任何补药过量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进补需适量。
5. 以药代食:只重视药物而忽视食物是不科学的。食物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如荠菜、萝卜、山药等都具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6. 凡补必肉:虽然肉类是补品中的良剂,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对胃肠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可能难以承受。肉类消化过程中的一些副产品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病等疾病。饮食要清淡,多吃蔬果也是非常重要的。
7. 重进轻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摄入大量食物,但忽视了废物的排出。养生专家提倡在进补的也要重视排便的通畅。
8. 恒补不变:长期只服用一种补品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根据身体情况和季节变化调整补品是十分必要的。
9. 贵贱之分:不要仅仅根据物品的稀有程度来选择补品。那些昂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等并无独特的治疗作用,而一些平常的食品如红薯、洋葱等却具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
秋季养生推荐食物
1. 莲藕:秋季干燥炎热,多吃莲藕能清热宁神、润燥止渴。其性温和,能补肺养血,对老年人还有收缩血管的功能。
2. 花生:花生是秋天的丰收作物之一,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易于吸收利用。
3. 百合: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宁神的功效,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特殊的有效成分,对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也有一定的疗效。秋季气候干燥,吃点百合能很好地滋润身体。
让我们在秋季遵循这些小常识和推荐食物,合理养生,保持身体健康!黄酒是我国独具风味的民族特产,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或许“黄酒”之名不为大众所熟知,但提及“女儿红”,想必各位都有所耳闻。女儿红正是黄酒中的翘楚。古语有云,“菊花开时,饮黄酒最佳”,这不仅仅是因为黄酒的口感醇厚,更是因为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经科学研究,黄酒中竟含有高达18种的氨基酸,这在世界酒林中极为罕见。黄酒中还含有丰富的功能性低聚糖,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这是葡萄酒、啤酒、白酒等酒类无法比拟的独特之处。
说到秋季进补,不得不提山药。经过苦夏的消耗,人体容易消瘦,秋季正是进补的最佳时机。不同于春天的“温补”和夏天的“清补”,秋天更讲究“润补”。而山药无疑是秋季润补的绝佳食材。它被誉为“神仙之食”,不仅具有食物和药物双重功能,还是中医食疗的重要原料。
梨是众所周知的清肺食物,其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显著。无论是蒸食、煮汤还是捣泥成梨糕,都能有效清肺,缓解咽喉不适。
山楂在秋季水果中的含钙量堪称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钙52毫克。孕妇和儿童对钙的需求大,这两类人群可多吃山楂。山楂还有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的功用,其含有的三萜类烯酸和黄酮类成分功不可没。
苹果被誉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或“全科医生”,其功效广泛。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止渴、润肺除烦、健脾益胃等功效。研究还表明,苹果汁具有强大的杀灭传染性病毒的作用。
香蕉是热带和亚热带的著名水果。因其能解除忧愁,欧洲人称之为“快乐水果”。香蕉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磷、蛋白质、糖、钾、维生素A和C等,因此被荷兰科学家认为是符合营养标准且能带来笑容的水果之王。
鲜枣则是秋季营养全能冠军。它富含维生素C、钾、镁等多项营养元素,其中维生素C可软化血管、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鲜枣还具有抗癌降压的作用。
石榴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在以上秋季水果中最高。这些水溶性膳食纤维可大大增加粪便体积,既有助于防止便秘,又能缓解腹泻症状。
预防秋燥的方法同样重要。多睡一小时,保持充足睡眠能让我们精神焕发,并在冬天来临前保存能量。合理膳食、多喝水、多吃清热安神的食物是预防秋燥的有效方法。少受“冷刺激”,保护脐部预防疾病,坚持适量锻炼也是预防秋燥的关键。领略秋季的微变,智慧应对换季挑战
随着秋季的到来,昼夜的温差逐渐加大,天气变化无常。面对这样的季节交替,我们需理智应对,尤其在穿着和胃部保暖方面。过早急迫地增加衣物可能会让我们陷入困境。当气温回升,出汗后吹风,容易引发伤风感冒。衣物的增添应当循序渐进,不可过于急躁。
在这个季节,更要重视胃部的保暖工作。夜晚时分,务必关好门窗,给腹部盖上温暖的被子,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因为秋天的胃,比我们想象的要敏感脆弱。
秋天为何易出现腹泻问题?这是因为随着秋季的到来,天气逐渐凉爽,人们的食欲也随之大增。刚经历炎热的夏季,骤然增大的食量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失调,病菌便乘机入侵。秋季气温适宜,病菌繁殖迅速,食物容易腐败变质。而人们还习惯于夏季的冷饮和冰箱食品,但秋季胃肠功能下降,很容易导致腹泻。
除了上述原因,饮食不节制也是导致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暴饮暴食会使胃肠负担加重,导致胃肠功能失调。不卫生的饮食也是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来源。例如,生食的水果若没有清洗干净,其中的细菌、病毒甚至寄生虫都可能残留,摄入后会导致感染性腹泻。而未能妥善保存的剩饭菜,若未彻底加热就食用,也可能导致疾病。
那么哪些人群更容易感染秋季腹泻呢?主要是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且病情通常较为严重,病程较长。3岁以上的儿童虽然也会患病,但病情通常会轻很多,病程较短。成人也会感染秋季腹泻,但症状较轻,病程短,一般2至3天即可痊愈。
换季时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和身体保暖,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抵抗力,预防秋季腹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