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 >

  • 帮助孩子调整身心

    高中三年,孩子在体力和精力上都付出很多,尤其是高考前两个月,处在高度应激状态下,孩子的身体透支很大。放暑假了,家长应该提示孩子正常作息、健康作息,阅读一些令精神愉悦的书籍,尽快恢复身心平衡,迎接大学里新的生活。 有的孩子放下了学习的重压,无...

  • 总结中学的学习生活

    生活小事不会做,永远都是大障碍。 别让孩子刚上大学就被泼一盆冷水。 告诉孩子谈恋爱不是只有幸福。 有一位家长兴奋地向我报喜:王老师,我这下可彻底解放了!我的女儿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全国重点,很有名气!我这些年总算没白辛苦,该退下来休息了。这是一...

  • 不要送孩子上考场

    每一年,高考不仅涉及到数百万考生,也牵连到数百万个家庭。大中城市里送孩子上考...

  • 不要问孩子考试结果

    有些家长在孩子考完一门课之后总是拐弯抹角地打探情况。其实,孩子这时很敏感,会感觉到父母正在盘问自己,难免心情不悦。 我研究高考八年,最好的理科考试成绩是710分左右,文科是680多分。也就是说在高考中获得满分、每道题都会做、都能做对的可能性几乎不...

  • 不要让孩子填报家长的志愿

    从中国考生目前的情况看,孩子独立确定志愿的很少很少。有一些是在父母的指导下完成,更多的是父母让报什么学校就报什么学校,或父母打草稿,孩子往正式表格上誊抄。当然还有一些是父母和孩子共同讨论的,可是一旦意见相左,多半是孩子服从家长的安排。 我认...

  • 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大学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考上好大学、重点大学,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理智地想一想,重点大学、著名大学就这么几所,而每年的考生有六七百万人,竞争非常激烈。更何况,能上哪所大学不但取决于高考成绩,还与报志愿是否科学合理有关系。规定孩子上哪所大学实...

  • 不要规定考试成绩的指标

    有的家长在考前反复跟孩子讲这样的话:你的数学应该考110分,语文应该考105分,英语应该考120分,理科综合应该考240分。 我为什么反对这种做法?因为家长给孩子定的指标通常很难兑现,除了给孩子心理施压,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 每年每科的考试难度都和往年不...

  • 要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

    高考无小事。孩子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家长给予必要的监督和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关于考前文具的准备。建议考生在6月4日就把必要的考试物品,铅笔、钢笔、准考证、橡皮等,都准备好,装在一个透明袋里,便于检查。 对待高考的平常心,也体现在考试用品...

  • 要确保孩子身体健康

    尽管高考不会直接考核身体素质,但是孩子良好的身体状况是他正常进行高考的体质基...

  • 情绪要愉快

    在任何一个家庭里,父母以饱满而愉快的情绪生活着,孩子的性格通常也会乐观开朗。高考前更是这样。 比如有一位考生家长,在孩子备考期间也像平常一样,吃饭前放一些孩子爱听的轻音乐,孩子休息的时候就让他听听相声,全家一起说说笑笑。在这样一个氛围下,孩...

  • 情绪要稳定

    家长的稳定情绪常常使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平衡的作用,反之亦然。 有一位家长在考前听说,自己孩子填报的第一志愿学校今年报考人数特别多,竞争将会十分激烈。他一下子慌了神,整天托熟人打探小道消息,想证实这个说法可靠与否。 其实,这个孩子本来功课复...

  • 落实物质准备

    所谓物质准备,主要是指考试所需的铅笔、橡皮、尺子等,家长要让孩子亲自去做,不要代替。代替往往会漏掉一些东西,或者大人和孩子互相依赖,结果谁都没有做。不过家长一定要督促孩子,还得进行必要检查。 建议孩子把高考应该准备的用品写在纸上,一一落实,...

  • 做做题,练练手,热热身

    6月6日,有些家长出于爱护,怕孩子太累,就让孩子这一天不要再做题,翻翻笔记就行了,明天轻松应考。 其实,6月6日这一天特别需要做题。做题的目的就是练手、热身、找感觉,第二天在考场上可以马上进入状态,正常发挥。 有的考生甚至高考前一星期都不做题,...

  • 让孩子生活富有节奏感

    有的家长说,明天就高考了,今天放松放松吧,出去玩一玩,游泳,打篮球,越痛快越好,玩累了晚上睡得香。甚至有的人提出,考前三天什么都不做,就是玩,就是疯,一点儿也不提高考的事。 其实,这是一种很不正确的观点。完全放松,等于把孩子从备战状态拉到另...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