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读后感字

初中作文 2023-01-14 15:34中考作文www.ettschool.cn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800字

  《共产党宣言》,一部历史巨作,饱含了一辈又一辈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值得我们认真研读、深入学习。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理论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足以见得《共产党宣言》在推动人类历史长河进程中所彰显出的巨大作用。

  细细品读《共产党宣言》,顺着篇幅回顾着历史,感受着马克思、恩格斯坚实而深厚的革命友情,反思着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正视着历史,思考着矛盾,展望着未来,更加折服于这份思想的伟大,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满怀着崇敬的心情又一次重温了这部钟爱的著作——《共产党宣言》,虽然篇幅不长,可是内容详尽,意义深远。读完《共产党宣言》,心中不由的感动而激动。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剖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在书中,句句发人深省且深入问题重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部心血力作,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问题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仍然有着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作为一部宣言性文件,这部革命性纲领包涵了深刻的理论内涵。通过阅读,我们看到自《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并不是一程不变的,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通过实践去补充完善,保存其精华弥补其不足。《共产党宣言》在实践中不断地汲取经验与教训,不断寻求自身的完善进步;经受住了漫漫历史长河的洗礼,通过改进和补充整理成完整的序言与宣言正文一并收录,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共产党宣言》的完整成长历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从实践层面观察《共产党宣言》的传播、流行以及其如何鼓舞人们投身到共产主义运动中,只有投身其中,才能真正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巨大实践意义,才能将《共产党宣言》的精神贯彻到我们的实践中去。

  重温《共产党宣言》,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力量。好好学习《共产党宣言》,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我们的政治头脑,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全身心投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奋斗。(陈思太)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4000字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利用这次学习机会,我重温《共产党宣言》。《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出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宣言》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但系统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和资本,解释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宣言》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纲领和策略原则,指出共产党人始终代表着整体利益,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他们了解无产阶级的运动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实践和理论方面均具有先进性。精读《共产党宣言》,使我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与工作中的一些思考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加坚定了我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共产党人方得始终。

  中国近代史以及新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是一部生动的《共产主义宣言》实践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生动结合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共产党宣言》为精神与实践指引,领导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结果。关于中国的苦难史的学习贯穿了我整个学生时代。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谁来以及如何拯救苦难中的中国人民?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指明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以改革开放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党的十九大为标志,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部生动的发展史印证了共产党人是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政党,始终是为了人民的政党。

  中国石化作为中央企业代表,其发展历程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践行人民观的缩影。企业宗旨“发展企业,贡献国家,回报股东,奉献社会,造福员工”,以及“为美好生活加油”的企业使命将中国石化的发展与国家命运与人民福祉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国家和人民遭遇自然灾害、地方遭遇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危难时刻,公司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上,与党和国家以及人民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践行国有企业一个依靠力量,五个重要力量的使命。中国石化的发展源自于国家的支持和人民的拥护,反过来中国石化实现发展的反哺社会与人民。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是我们中国石化矢志不渝的使命,也是公司实现基业长青的不竭动力。

  读《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历史与新中国发展史结合、与中国石化的改革发展相结合,更加深化了我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坚守的信仰。共产党人的终极目的是建立这样一个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贯穿《共产党宣言》的最闪亮的思想,也是贯穿整个文本的精神内核,也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二、准确把握矛盾的发展规律,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事物螺旋上升式发展。

  《共产党宣言》运用唯物史观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不同发展阶段,每一发展阶段都有其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通过学习《宣言》,我们要学会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指导实践。

  正如《宣言》所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中国的新民族主义革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正是沿着《宣言》指明的方向开展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武装夺取政权之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阶级已经消灭,虽然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这个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再加上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的各项工作均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主要矛盾展开。

  如今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的工作相应也需要发生转变,必须自觉地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一个体系整体推进,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不能再回到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决不能再回到以破坏环境、牺牲安全为代价搞所谓发展的做法上去,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

  同样,中国石化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将各项工作统一到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上来,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由做大做强的企业发展观转变为做优做强做大。公司上游注重高质量勘探开发;炼油提前完成成品油质量升级,为社会提供清洁油品;化工聚焦高附加值和高端产品研发与推广;销售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保持了稳步发展。我们也需要看到,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管网资源向社会企业开放、炼油和成品油市场放开,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天然的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我们需要在保障经营总量和营收增长的,更加注重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来分析指导公司改革发展,更加注重发展效率与效益,更加注重人民消费需求变化,更加注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大力度,不断探寻市场的“蓝海”,才能保持行业领先与基业长青。

  这个过程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以及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民心齐,泰山移”。新中国发展史就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书写的一部奋斗史、一部创造史。公司在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应牢记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制度环境和工作氛围。

  三、将坚定“四个自信”贯穿我们工作的始终。

  《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精神厚植出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1848年《宣言》问世以来,世界虽然经过了170多年的沧桑巨变,《宣言》里描述的经济活动、政治斗争和文化观念冲突的表现形式虽然发生很大变化,但其揭示的社会发展的一般原理、社会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斗争发生条件与内在机理等并未发生变化。《宣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历史性的判断和宣言,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更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博大胸襟、深远智慧以及人类命运的宏大视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质上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这些创新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注重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认识、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剖析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时代的思想结晶,既是科学的认识和判断,也彰显出国家顶层设计为人类未来发展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孕育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坚定“四个自信”列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之一,既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也为我们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实践检验出的真理。特别是当下,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群体免疫”理论和“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理论,广大人民的生命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任何个人,如果身居的国家不维护人民的利益,他们的生命和生存就没有任何保障。反观我们中国,党和国家将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首位,采取有力措施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举全国之力奋力抗击疫情,迅速有力地扭转了疫情蔓延的局面,切实体现了我们的制度优越性,用实践证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证明了我们的道路、制度和理论的正确性和先进性。再看中石化等国有企业,逆行而上,全力投入到抗疫行动中,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我们的责任担当。我在与境外利益相关方沟通中国石化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和社会责任时,当了解西方对于人权、社会责任等的内容时,我发现我们中国对人民利益的保障、对责任的担当,是任何西方发达国家无法与我们中国比肩的,使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长久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对社会主义国家、对共产主义有着天然的仇视,正如《宣言》所说“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在舆论上对我们的围攻和封锁,我们更需要坚定“四个自信”,抓主要矛盾,加强舆论宣传,强化中华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着重于与中国有着历史友好关系的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注重运用文化等软实力开展工作,获得更多国家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认可和支持。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1000字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共产党宣言》纪录片,感慨很深。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半个多世纪以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100多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的先进思想,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浓缩了100多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显示着中国共产党奋斗发展的辉煌。

  于是,我心里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逻辑慢慢清晰起来,无论我们的理论如何高深,都必须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实际相结合,无论我们的学历多高,都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人、做事。回顾共产党发展史,领略《共产党宣言》精髓,令人敬佩的历史责任感深入我心.

  《共产党宣言》是我们共产党人艰苦探索的丰碑。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我们今天观看《共产党宣言》,最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如何在新的征途上建立新丰碑,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后代的贡献。

  《共产党宣言》是我们共产党人必须高举的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我们党运用《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了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新时代。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暗流涌动,如何让我们的党我们的信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关键要高举《共产党宣言》这样一面伟大旗帜;关键要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完全符合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说明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共享,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致富和共同发展,建立和谐美满的新社会。

  不知为何,看完《共产党宣言》,脑海里总是翻来覆去的回荡着这样几句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早在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便为后世描绘了一个民族理想中的大同世界,这样的一个大同世界,与后世马克思所倡导的共产主义是何其接近、何其相似。

  从《共产党宣言》到毛泽东思想、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再到科学发展观,160多年风风雨雨,百年之后,历史位移、洪荒巨变,真想知道,它的作者马克思要是看到后来的历史发展征程,对于共产主义事业还会说些什么呢?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心魄。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在于它鲜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写的序言中强调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思想领域是神圣的,深刻的思想对于社会的进步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也认识到理论的研究需要一颗淡定而坚韧的心,我想,我们会努力下去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产党宣言穿越百年而来,时至今天依然以其无法比拟的前瞻性指导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我们学习共产党宣言,就是因为在新世纪新时期,这部伟大的宣言将更加有利于广大党员与团员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党员与团员的思想和政治觉悟。我相信,《共产党宣言》将领导中国人民写出新的篇章,步入新的辉煌!(赵若雅)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