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读后感字

初中作文 2023-01-14 15:34中考作文www.ettschool.cn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800字

  《童年的秘密》是由意大利当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幼儿教育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索利撰写的,经过自我在“儿童之家”的教育实践得出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疗救之方,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经过对本书的阅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蒙台梭利讲到的关于对幼儿的教育,无一不是以尊重幼儿为前提,尽量让幼儿在最自然的环境下,在自愿与自我选择的条件下进行的,从而经验,·完成自我认知的提升!我想,这时,孩子的心里肯定是最简便愉快的,而我们明白欢乐容易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要孩子有兴趣,还怕他不会学习吗?所以,作为一个孩子的教育者,就要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会让你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只是一味被动理解教育,势必会造成烦躁与抵触的心理,即使是成人也不会有什么学习热情,更不要说是孩子了!

  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学习对儿童进行心理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将会游刃有余,还怕孩子调皮,会造成教育失败吗?我相信,教师的行为、教育方法及理念无疑会潜移默化的传导给学生,从而影响到一代人的一生。儿童内心的真实景象,它与我们对儿童习以为常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就是“童年的秘密”。

  那我们应当如何去做呢?

  要把孩子置身于一个愉快的环境,所学的资料要对孩子很有吸引力。作为教师要想把课上好,就要把课设计好,要吸引孩子的目光,是孩子想要明白的、感兴趣的!

  是教育者的沉静。它是一种更深沉的平静、一种空白,即我们所说的客观的心理。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先想好再做,多去看、去观察,少去说、去批评!孩子不喜欢一个爱唠叨的教师。

  最终是要给儿童特殊的作业材料,使孩子能被材料所吸引,促使其分析和运动;从而使他们聚精会神,精力集中,儿童就会获得一种满足感和欢乐感。这样儿童就向正常化迈进,即学会克制自我、平静地生活及喜欢学习。

  关于这本书,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了解的知识与资料,虽然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育中未必实用,但却提高了我对孩子教育的认识。在今后的实践中我将不断地经验,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健康成长。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000字

  M.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里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为我们提示了成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忽视和抑制,提出了“敏感期”的概念,描述了儿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节奏感、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下面我就从书中提到的三个方面作出强调

  一、重视儿童“敏感期”中的发展。1,儿童对秩序的敏感,这是一种内心的感觉,用来区分各种不同东西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这件东西本身。它把相互依存的几个部分组合成个完整的环境,当一个人适应了这样的环境,他就能管理他的行动以达成特定的目标。这样一种环境为和谐生活提供了基础。人类的智慧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建筑在儿童敏感期的基础上。秩序产生一种自然的快乐,这可以从儿童玩的游戏中看出来。他们希望有逻辑,这让我们很惊讶,这些游戏的唯一快乐就是发现物品各归其位。比如儿童头脑里对成人声音的重现,又如我不满三岁女儿第二天能清楚记得衣服口袋里昨天中午自己装的四件很小的东西。2.儿童在敏感期里学习自我调整并获得知识和技能,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尤为热切的方式与外部世界进行接触。这个时候,什么都难不住他们,他们对一切都充满活力和热情。每一分努力的成果都标志着他们能力上的增强,只有当目标实现时才会使他们产生疲倦和麻木的感觉。当敏感期消失时,智力发展只能通过推理论证过程、自发的努力和辛勤的研究才能实现,而且对工作的厌倦会产生麻木冷淡的情绪,这就是儿童心理和成年人心理的本质区别。儿童有一种特殊的內在活力,能让他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自然地征服困难。3.如果在儿童的敏感期内遇到了障碍,让他过于费力,他就会遭受某种困扰,甚至他的个性会被扭曲。通过长期实验发现,在他们极为重要的活动受到外部阻碍干扰时,儿童会产生悲伤和暴力反应。在我们试图安慰孩子时他会表现出抗拒,而我们会认为是孩子在“发脾气”或“任性”。其实这是没有理解好孩子需要帮助与支持。

  二、儿童在工作中成长与收获快乐。儿童通过工作回归到正常状态。这是我们已经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获得的最有把握的事实依据。儿童对工作的渴望代表着一种至关重要的本能,因为不工作他就无法形成自己的人格,“人是通过工作来塑造自己的”。没有什么事情能够代替工作,无论是爱还是身体健康都不能代替工作的作用。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儿童专注于某些工作任务时的活动,这种活动几乎像一支魔杖,打开了儿童正常表达自然天性的大门,引起了儿童内心更深处的更多活动,例如“重复练习和自由选择揭示出了真实的儿童。我们看到他们在辛苦工作中的快乐和不知疲倦。

  三、适龄的环境、必要的支持与成人帮助“三要素”构成儿童成长的保障。1.在一个开放适龄的环境中,儿童的精神生活就可以得到自然发展,并显示出其内在的秘密。2.提供一些选择,比如玩具,比如教具等,发现儿童兴趣所在,再提供支持与帮助,这样儿童就有机会获得极大的发展。3.教师应清除自己的活动和权威给孩子造成的障碍,必须消除内心的傲慢和愤怒,必须学习如何让自己谦卑起来,必须抑制那些阻碍我们理解儿童的成年人特有的心态特点,并且变得慈爱宽容。这种内心的准备会给予儿童所需要的平和与宁静,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变得积极活跃起来。

  希望通过学习与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发现儿童、理解儿童,解放儿童天性,并形成完整的儿童教育观。(苏明刚)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800字

  读了意大利着名教育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觉得这本书真的让我了解了很多,特别是书中讲到我们成人对儿童缺乏理解,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成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这样最终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误会越积越多。儿童并不是什么也不懂,有时候成人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事情,多欣赏儿童,也要对自己的行为多做自我反省。

  书里还提到我们无论多么热爱自己的孩子,从他一出生,我们就本能的开始对他提防,凭着一种本能的守财欲,我们赶紧保护拥有的每一件东西,即使是毫无价值的破烂。从孩子一出生起,成人的心理就被这样一种思想支配,管住这个孩子,不能让他惹麻烦,看住他。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比如,孩子会要求自己拧瓶盖、吃饭、穿鞋等,他们会完全沉迷在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探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成人们看不下去了,一切事务全部由父母代劳。

  儿童成长的步伐需要成人的等待,书中举例带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当孩子停下来的时候,大人也应该停下脚步等待孩子,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大人往往会因为自己不愿等待,不断的催着孩子往前走。有时候对儿童的尊重,我们人还是动物做的好,像小象跟着象群走,走累了,停下来时,大象也会停下来等待。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曾经看到带着蜗牛去散步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让我们知道,尊重儿童成长步伐。

  我觉得成人真的应该承认自己的错误,对儿童的成长我们真的不能再干预太多,有时候成人的“冷眼旁观”,对于儿童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看这本书,解开了心中有些疑惑,更愿意去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感觉让自己的理论知识也增加了不少,看来多看书真的还是有这个必要的。(王俊姣)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