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借枣树抒发悲观的心情

中考 2025-04-03 05:10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所蕴含的情绪与深度思考,如同经过时光沉淀的老酒,愈发醇厚。让我们一起探寻鲁迅笔下那两棵枣树所表达的情绪与深意。

开篇,鲁迅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出后园中的两棵枣树,这种平淡无奇的景象,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鲁迅在《野草》中的这段文字,如同他面对敌人时锋利的思维,同时也流露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牢骚。

提及鲁迅的爱情心理,便与这两棵枣树息息相关。在《秋夜》这篇散文诗中,枣树象征着鲁迅本人,而小粉红花则代表他的恋人许广平。枣树所做的“春后还是秋”的梦,反映了鲁迅对爱情的悲观情绪。这里的枣树,不仅是对现实的写照,更是他情感寄托的载体。

《咄歌》作为汉乐府咏物诗,把人生的感慨融入形象的描述中,借以抒发对世态的感慨。诗中的枣树,荣华只是一时,树下人群的聚集与散去,犹如人情冷暖的真实写照。这种对世态的描绘,使《咄歌》大放异彩。

至于鲁迅为何用“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这样的句式,我想,这背后蕴含的,是一种深深的孤寂感。当读者看到院子外有两棵树时,本以为会有别的景色,但除了枣树还是枣树,给人一种单调、孤单的感觉。这种孤寂和对这种孤寂的不满,在鲁迅的笔下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鲁迅希望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他对新鲜社会现象的期待,希望“别的树”出现。但现实是,除了枣树还是枣树,这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失望。这种情感,是偶然的灵感闪现,还是事前深思熟虑的结果,我们无从得知。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能否认这是鲁迅灵感使然。他的笔触下,每一个字、每一个句,都如实地展现了他的内心情感与对世界的看法。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