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精要大汇总

中考 2023-02-04 12:56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资料

  第六单元

  1、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或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或体现“诗中有画”特点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其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或表现诗人忧患意识,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李商隐的《无题》诗中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或描写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恋的名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或富含哲理的句子或表达词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或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或传颂千古的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6、《秋水》中描写黄河雄壮开阔的句子是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7、《愚公移山》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③愚公移山面对的困难是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④ 愚公移山解决方法是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⑤愚公是怎样开始工作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⑦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⑧愚公移山的最终结果是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中智叟自作聪明劝愚公改变主意的句子是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⑨出自本文的成语愚公移山。

  8、《捕蛇者说》一文中点明文章主旨的一句(或表明作者对当时苛酷的赋敛表示不满的句子)是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作者的阶级局限的句子(或表明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是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第七单元

  1、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作者归心似箭的诗句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滁州西涧》中表现诗人想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求自由和安静的诗句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约客》一诗中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焦躁不安和惆怅失意的心情的句子(或刻画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句子)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生动地再现江南梅雨时节的特有景象的句子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4、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用了借代和拟人,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的是应是绿肥红瘦。  表现词人热爱生活,对自然的美好事物细心观察的句子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菩萨蛮》中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诗句是郁孤台上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词人借流水比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的句子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6、《〈论语〉十则》中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表达要向别人学习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鱼我所欲也》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或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该象孟子所说的那样(或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盂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韩愈的《马说》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①伯乐不常有。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根本原因是伯乐不常有。

  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在: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的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附九上古诗词

  1.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无题(李商隐)

  相间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西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5.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