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2020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阅读题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考 2023-02-04 12:56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学习方法网整理了关于2020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阅读题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分析

  前三节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

  第一节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诗人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唇焦口燥呼不得”,写出无可奈何。

  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诗人十分困穷,“群童”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也因困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第三节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

  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

  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难以入睡。“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第四节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表现阔大境界,表现了诗人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相关推荐

 

关注学习方法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中招信息,应试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