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2020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阅读题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考 2023-02-04 12:56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学习方法网整理了关于2020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阅读题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分析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

  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不得控”,天气寒冷也会训练,还在拉弓练兵。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

  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翻译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背景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主题

  通过描绘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相关推荐

 

关注学习方法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中招信息,应试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