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成语愧不敢当是用来形容什么的?愧不敢当是什么意思?

中考 2025-04-24 14:55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成语愧不敢当的含义与

一、什么是愧不敢当?

“愧不敢当”是一个成语,读音为“kuì bù gǎn dāng”,字面的意思是感到羞愧,承受不起。这一成语通常用来表达在受到赞扬、荣誉或某种待遇时,觉得自己并不值得,内心感到惭愧和不安。

二、成语的来源与背景

这个成语出自清代的文学作品,如郑谢的《刘柳村小册子》。在其中,紫琼崖道人和慎郡王赠诗,称“按拍遥传月殿曲,走盘乱泻蛟宫珠”,受到称赞的人可能会用“愧不敢当”来表达自己的谦虚和不安。

三、愧不敢当的用法与语境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受到他人的赞扬或某种优待,尤其是超出我们预期的好意或荣誉时,可能会用“愧不敢当”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一成语常常用于书面语,尤其是书信、日记或文学作品中。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担当不起、当有愧等。

反义词: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等。

五、相关语境与例子

周疲娟的《寄侨居海外的女儿》中的主人公,在受到两位国家领导人的称赞时,可能会说:“这些年来,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真是愧不敢当。”这句话充分展示了受到超出预期荣誉时的羞愧和不安。

六、总结

“愧不敢当”是一个表达谦虚和不安的成语,通常在受到超出自己预期的赞扬或荣誉时使用。这一成语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体现。当我们受到他人的善意或赞誉时,用“愧不敢当”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既体现了自己的谦虚,也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和感激。

(注:以上内容转载自赖氏风水网,请标明出处。)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