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成语目不转睛是用来形容什么的?目不转睛是什

中考 2025-04-24 14:13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目不转睛:专注的凝视与高度的注意力集中

当我们谈论“目不转睛”,我们描述的是一种全神贯注的状态。这是一种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表现。那么,究竟“目不转睛”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含义呢?

来自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卷十一记载,老婆婆看着小官人时,目不转睛,情感之深厚使得她不自觉地流下眼泪。这里的“目不转睛”,就是形容老婆婆对小官人的专注和注意。不仅仅是目光的交汇,更是心中情感的流露。

当我们说某人“目不转睛”,其实是在描述他/她的专注程度。比如学生们盯着老师做实验,遥控飞机升空时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凝视,或者是观众在欣赏魔术师表演时的聚精会神。这里的每一个例子,都是对“目不转睛”这个词语生动的诠释。

不仅如此,“目不转睛”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近义词如“目不斜视”,意味着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人的庄重和严肃。而“聚精会神”这个成语,更是直接描述了集中注意力的样子。与“目不转睛”相反,有些词语如“左顾右盼”,形容的是目光四处游移,与专注相对。

当我们提到丰子恺的《白鹅》时,里面描述的大鸟伸长头颈、左顾右盼的情景,与“目不转睛”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一方面,大鸟在观察环境时目光游移;另一方面,人们在某些情境下,如听课、观赏表演时,却需要做到目不转睛。

“目不转睛”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情景描述。无论是形容专注、注意,还是与其他词语形成对比,它都能为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当我们使用这个词语时,应该深刻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文化底蕴。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