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揭秘“桃李满天下”这个成语究竟是怎么来
中考 2025-04-24 08:42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桃李满天下”这一成语的出处众说纷纭。在甘肃师大所编的《汉语词典》中,认为它出自《唐则天后久视元年》。张寿康主编的《新编成语多用词典》则认为是源于唐《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而《郴州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则认为这一成语的典故源于唐太宗李世民所赐的金字匾额。这些不同的说法,引人深思。
其实,“桃李满天下”中的“桃李”,源自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这部经典中,以栽树为喻,阐述了教育的深远意义。春秋时,魏国大臣子质栽培了一批只会阿谀奉承之徒。当他遭遇困境时,却发现这些人并未伸出援手。而简子则以生动的比喻批评了子质的不识人才。他提到,只有品德高尚的人,如同栽种桃李的人,才能在需要帮助时得到他人的回报。这样的典故,在古诗文中频频出现。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书情赠蔡舍人雄》中提及“桃李满中原”,表明当时已有以桃李比喻优秀学生的说法。《资治通鉴》中也有相关记载,如“桃李春风冠集英”,用桃李来赞誉那些得到良师教诲的学生。在这些典故中,“桃李”已不仅仅指桃树和李树,更成为优秀人才的代名词。
回溯源头,《韩诗外传》无疑是这一典故的源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说法逐渐衍生出更多的成语和表达方式,如“桃李门墙”、“桃李之教”等。这些成语背后,都蕴含着对教育的深深敬意和对优秀人才的赞美。
“桃李满天下”这一成语,既是对教育成果的赞美,也是对君子树人的崇高礼赞。它提醒我们,培养人才如同栽树一样,需要精心选择、耐心培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收获满满的“桃李”。
上一篇:表示学习了就要用的成语有哪些?(关于学习的成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