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政治考试答题技巧和思路

学习方法 2023-02-02 15:19语文学习方法www.ettschool.cn

初中政治多项选择题答题技巧

做多项选择,对于那些不确定的选项要慎选甚至不选!选择题考的大多是课本细节、小的知识点,如果只背大的知识点对全书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很容易做错!建议你在早读的时候把书拿出来从前到后整体读读!

其他回答 共1条 基于此,建议用排除法。还有课本要熟。读书时不妨想想你是老师的话会怎么把你读的内容出进选择题。以此来找侧重点。

一选择题

1.审清题干、题肢,抓关键词语。

2.一眼看下去就知错误的选项,要排除(逆向选择除外)

3.题肢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亦排除。

4.相信第一选择,除非的确搞错,否则不要随便改动。

附十种情况不选

(1)表述有错者不选 、(2) 肢干不符者不选、(3) 肢干双重者不选 、(4) 因果相悖者不选、(5)正误相混者不选、 (6)肢干矛盾者不选、(7) 间接联系者不选 、(8) 范围不符者不选、(9)要求单一者不选、 (10)反向选择者不正选 。

二简答题

1.弄清题目的蕴涵性。通常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把握题目的限制性

3.从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人手,揭示出题眼

4.分层

5.注意答题的全面性

6.行文过程可简洁明了。

三辨析题

通常考学生辨证的或阶级分析的知识。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有本质有现象。(1) 用全面观点分析,抓关键词,力求找到合理的地方和不合理的地方。 (2) 凡牵涉资本主义,国家、民主的,必须注意阶级性。

答题时注意(1) 发现过程中下结论 、(2) 运用课文原理时,如果是 合理的原理+扼要分析(说明为什么合理); 如果是不合理的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不合理,并指出合理的是什么)

三、辨析题

辨析题要求考生对试题报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较科学的分析和辨别。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查考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它要求考生对试题有辨有析,辨析结合。

常见的辨析题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材料辨析题它不同于简单的是非辨析题,要求作答时既要辨别,又要分析,还要评判。

解答此类题时应先分析道理,再评判是非,其中析是“关健”,是主体,如何把握分析要领(1)要顺着试题所指示的问题,找出分析的目标,试题所揭示的问题,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即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 (2)寻找课本中对试题所提问的论述。 (3)透过分析,对相应观点作出评判。

如电视台记者去一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修企业进行采访,下面是记者与该企业经理的一段对话。记者请简要谈谈你对发展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经理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记者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经理治理环境污染必须发展经济。请结合思想政治课中的有关知识,对该企业经理的上述纲点作简要评析。

题中所提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二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顺着第一个问题我们应找到课本中相关的论述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既是经济的基础,又是其制约因素。如果只讲发燕尾服经济,不顾环境承受能力,必然造成环境污染,但这会严重影响今后经济的发展。只有实施可持续发的发展战略,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才能保证经济健康持久地发展。顺着第二个问题找到教材中的论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经济,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又必须保护环境。,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即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既要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也要反对不准发展的“零增长”的观点。

(二)错误推理型辨析题一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往往列举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后一部分由此推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从而使结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考生判断时往往容易出错,说明理由时不得要领。

这类题型,可分三步作答(1)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2)运用所学知识,辨别题目观点的正误。 (3)结合课本原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说理论述。

(三)复合型辨析题这种题型一般是以复句的形式出现,题目包含两层以上的含义,前一个观点可能正确或错误,也可能正误混杂;前一个又是后一个观点的一部分,后一个观点可能正确或错误,也可能正误混杂。这类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

解答此类题,必须认真审题,弄清题目到底有几层意思,然后逐层辨析。不能简单的全面肯定,而应该按照“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补充什么”的思路进行析,归纳出答案,即肯定题目中的合理因素,然后否定题目中的不合理因素,补充题目中的模糊之处。

如一切扰乱公共秩序地违法行为都要依据刑法予以惩处。

(1)(肯定)一切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是否应当予以惩处?如果公共秩序遭到破坏,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将受到极大的影响,败坏社会风气。,一切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惩处。

(2)(否定)一切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是环都要依据刑法予以惩处?违法行为有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之分,对那些尚不够刑罚处罚的扰乱公共秩序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