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中考地理复习策略
最新 地理复习策略
1、细心揣摩命题人的出题思路,一是研究新课标,二是研究考试大纲。
2、选取各地中考试卷进行训练,针对考试大纲重点落实主干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查漏补缺。
附录
地理突出地图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
文科综合考试中,地理试题满分20分。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为读图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等。
与2009年考纲相比,今年 “稳中求新”,试题结构、题型、题量、风格、难度保持稳定。“新”体现在试题的情景新、设问角度新和给出的材料新,进一步突出灵活性、综合性、实用性,体现新课程理念。其考试范围为七年级《地理》上册、下册。
备考策略
1.依托教材,不拘于教材。教材只是学习的素材,只能提供案例。事实上生活中许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命题的素材来源,如报纸、网络上传播的。
2.突出主干知识,把握复习重点,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及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把握主要地理要素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流,把握区域环境基本特征与人的关系。
3.突出地图能力。复习备考时要以地图作为载体,把地理知识或地理问题依托地图来解决。,突出综合性,不讲究知识覆盖面。
4.突出有用地理知识的考察,重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地理归纳知识结构,注意解题技巧(名师支招)
一、梳理知识细化归纳,强化读图
以前学生学到的东西是支离破碎的,阶段学生要在老师帮助下梳理知识归纳,知识点、知识体系,形成学科知识网络。可按内容专题梳理,将所学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明白各地理要素间的关联,融会贯通,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只要把握知识结构,明白知识线索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做题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中考涉及到的地理区域读图较多,这也是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所以这一阶段要着重加强对区域读图的练习,要下工夫找准攻破这一知识点的突破口。
二、加强做题训练,注意解题技巧
综合文科地理分值少,训练时间不够,利用范例备考,做题要精选。学生要着重注意老师课上提到的重要问题、专题。老师课上做过的专题,学生课下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对做题的准确度和答题思路都要对自己有一个严格的要求,避免侥幸心理。
地理中考题型分两大部分,考试时注意掌握答题技巧和如何拿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要认真审题,审题除通览题目,看懂题意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要遗漏题目文字或图形中的边角位置不醒目的内容,重视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二是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句,可在读题时边读边画出关键词,辅助理解题。地理选择题的特点是一图带多题,而这一组题是有关联的,注意信息的利用。
第二部分综合题。一般为读图分析题,侧重考查考生阅读地图、提取有效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归纳、说明成因的能力。在将题目整体浏览一遍之后我们就要下笔了,这时要注意1.填写地理事物的分布、名称时,注意写法的规范,不出现错别字。2.基本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的陈述,要做到要点完整、意思全面、条理清楚(主要的写前边,次要的写后边)、表述准确、逻辑清晰。拿到题后要注意审题,明白题目在问什么,需要答哪些,做到得分点明确,最好列出一二三点。
2011年荆门市考试大纲——文科综合.地理
一、考试目的及性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地理学科纳入初中升学考试范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能促进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储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地理学科将作为一种水平考试纳入中考,其考试范围和难度将严格加以控制。
二、考试要求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结合本学科特点以及我市初中地理教学实际,地理学科主要考查学生以下知识和技能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三、考试内容
基于地理综合复习时间短,地理升学考试内容将在必修内容基础上作大量删减(每年都有变化)。2011年考试所依据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考试范围为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八年级上、下册,具体内容如下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
2、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
3、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
4、地球的自传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5、地球的公转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地轴的倾斜方向;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变化;地球的五带。
6、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7、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8、地图的类型和选择。
(二)中国地理
9、疆域和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邻国。
10、人口和民族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人口问题和人口国策;众多的民族;民族分布及其特点。
11、地形地形、地势特征;各类地形的分布;地形对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12、气候南北气温的差异;温度带;东西干湿的差异;干湿地区;主要气候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不同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灾害性天气及预防。
13、河流和湖泊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分布;黄河、长江的源流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开发利用和治理。
14、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及其类型;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15、经济发展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分布;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及其差异;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我国农业的问题与对策;我国工业的分布;主要工业基地及发展条件。
16、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及其差异。
17、认识区域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变化;香港、澳门的位置与范围、经济特点及与祖国的联系;台湾的位置与范围、自然环境特点、经济发展特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位置及范围、自然环境特点、绿洲农业、城市、人口和交通的分布特点、能源开发。
18、认识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及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外向型经济;西双版纳地区的位置及旅游资源。
19、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自然环境特点、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长江沿江地带的位置与范围、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交通、生态环境及其治理。。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及赋分
1、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
2、地理试题满分20分。
(二)试卷结构及比例
1、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为读图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等。
2、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比例各占50 %。
(三)试卷难度
试题总体难度控制在0.6左右。
(四)组卷
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五、题型示例(略)
中考地理解题方法复习指导
地理解题思路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