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幸存的“钢腿女孩” 没躲过网暴 网暴侵犯了什么权利
在昔日的灾难中幸存下来的“钢腿女孩”,如今仍在积极地享受生活的每一刻阳光。她并未能完全躲避网络暴力的侵袭,这究竟是何原因?网暴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这位名叫牛钰的四川女孩,年仅26岁,却已历经沧桑。在11岁那年,她遭遇了汶川大地震的浩劫,被埋废墟三天三夜,失去了右腿,以及亲爱的弟弟和伙伴。她并未被命运打败,而是向世界展示了惊人的乐观与坚韧。她勇敢地装上机械假肢,以酷炫的粉色荧光灯装饰,走路时蹦蹦跳跳,照亮前行的道路,被誉为“闪光女孩”。她挑战自我,征服了4500米的雪山,参加了马拉松比赛,甚至在2021年10月于上海时装周走秀,创造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个乐观的女孩却成为了网络暴力的目标。恶毒的言论如潮水般涌来,对她进行生理羞辱、诛心攻击,甚至对她失去一条腿之后的努力和付出进行污名化。这些言论试图将她的闪光、善良、乐观和热情拖入阴谋论的黑暗之中。
牛钰试图向这些网暴者做出解释,但陷入了自证清白的陷阱中。她不断被要求证明拍视频的目的并非炒作。更甚者,恶评上升到对残疾人的攻击,迫使她不再做解释。
在网络世界中,总有一些人将刻薄视为清醒,将偏执当作率真。他们对陌生人充满敌意,将这种敌意作为自我存在的证明。他们寻找志同道合的队友,共同践踏人性美好,毁灭单纯与善良。他们不相信春风与阳光的存在,只相信他们自己的阴暗心理。
这些网暴者不相信有人能在失去一条腿后仍保持闪闪发光的心态,不相信陌生人之间的纯朴帮助,不相信人间的爱情、亲情和友情。他们对任何与自己无关的事件,都会投射出自私、刻薄、仇恨和怨毒的情绪。即使是最正常的事件,他们也能从中找到刁钻的角度,勾连上各种无稽的阴谋论。
对于牛钰这样的女孩来说,她的坚韧和不屈不挠已经令人钦佩。她仍然遭受着一波波的人格羞辱、阴谋论式的逼问和有罪推定的构陷。她没有因为命运不公而自怨自艾,而是愿意展示自己的美,告诉全世界:残疾人不需要俯视的怜悯。她所面临的网暴却令人痛心。
在这个黑暗的网络世界中,“好人不知道坏人有多坏,坏人也不知道好人有多好”。那些将刻薄当作清醒、偏执当作率真的人,很难真正相信世界上的美好。相反,他们通过网暴、传播阴谋论和诛心之论来拉低整个舆论场的价值观。如今网暴已成为热议的社会话题。尽管政策和技术层面正在不断加强整治措施和技术规范,平台也在努力推出各种防护措施,但网暴仍然难以根治。那些数量众多、心态扭曲的网民让网络成为了一个黑暗的赛博空间,人性幽暗的一面在这里被无限放大并收割流量。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并寻求解决之道。在法治与技术的双重打击下,网暴仍然需要我们用心去面对和解决。我们必须重拾那些本应深植于心的善良与信任,不能被执拗与偏激所蒙蔽,伪装成清醒与深刻。对于沉迷阴谋论的刻薄言论,这不仅是智力和道德的双重缺陷,更是对人性尊严的践踏。网暴,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那么,网暴究竟侵犯了哪些权利呢?
网暴侵犯的是公民的人格权,包括但不限于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和肖像权。这些权利是每个人尊严的基石,任何形式的网络暴力都会对其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那么,网暴是否构成违法行为呢?答案是肯定的。网络暴力,尤其是那些带有攻击性、诽谤性、侵犯名誉和权益的言论,如果情节严重,会构成犯罪。相关的罪名包括但不限于诽谤罪和侮辱罪。
至于网暴的具体行为,有以下几种主要表现:
1. 以文字语言为形式的网络暴力,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通过发表具有攻击性的言论来伤害他人。
2. 以图画信息为形式的网络暴力,通过传播他人的肖像或图片来侵犯他人的权利。
3. 非理性人肉搜索,这是网络暴力事件的另一主要类型。
4. 源于谣言的网络暴力。由利益人发布不法谣言,煽动不知情的网民推波助澜,等待事件扩散以获取利益。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暴力并非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对其缺乏明确的规定和列举性的规范方式。
面对网暴,我们不仅要依靠法律和技术的手段,更要唤起内心的善良和光明,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友善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