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唯美诗句“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似乎已超过一段时间未更新,请注意相关内容是否仍然适用!
五绝:冬去梅仍在,春来雪未消。请接下句?
接续诗词的方法一般有三种,掌握了这三种方法并理解了这两句诗的含义,接诗就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这两句诗描述的是冬天过去,春天来临,梅花依旧绽放,雪却仍未消融的场景。
按照诗的本义,可以接续为:
冬去梅仍在,春来雪未消。
盈枝吐蕊艳,春风拂面娇。
按照物象风景的引申义,可以解释为雪恋着梅,梅亦有意。冬无奈地离去,雪不愿离去,但终要消融。雪明知会消散,却依旧与梅相守,这是雪的深爱。基于此,接续的诗句可以是:
冬去梅仍在,春来雪未消。
惜别冬与雪,情深梅恋怀。
怎样理解唯美诗句“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梦微之》,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内心的悲伤。字面上看,“君埋泉下泥销骨”描绘的是友人在地下安息,“我寄人间雪满头”则表现了诗人自己因思念和悲伤而发白。这是一种真挚、纯粹、毫无瑕疵的友谊。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这句诗也可以用来形容生者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每次读到这句诗,都会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思和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怀念。这种友谊或情感的真挚程度,使人难以忘怀。白居易与元稹,这两位文学巨匠,如同熠熠生辉的星辰,在中国文学的天空中交相辉映。他们是多年至交,自年轻时起便一同担任校书郎,意气风发,针砭时弊,然而都因得罪权贵而遭贬出京城。
元稹被贬后,虽吸取了教训变得圆滑,但仕途仍然坎坷,最终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而白居易则在逆境中逐渐转变,其后期诗歌从曾经的激进变得浅近温和,语言干净利索,因此被宋人称为“白体”。
尽管元稹在诗歌风格上与白居易有着相似之处,经历与仕途也相近,但他在官职和诗歌成就上始终未能超越白居易。他的风流韵事却更为后人所知,如《会真记》以及他与中唐各大才女的爱恨情仇。
尽管元稹比白居易小七岁,但他与白居易却是同年及第、同年授官。他们的友情深厚如胶似漆,贯穿整个人生。两人不仅是诗坛上的知己,更是生活中的挚友,时常以诗歌相互酬答。即使元稹五十三岁突然去世,白居易在之后的许多年里仍时常怀念这位挚友,并写下许多感慨的诗篇。
《祭微之文》中曾写道:“金石胶漆,未足为喻。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而《梦微之》则是白居易在元稹过世后的某一天清晨,从与元稹少年游的梦中惊醒过来,想起旧时情境而写的一首七律。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元稹深深的怀念与哀思。
这两位文学巨匠的友情与诗歌成就,如同永恒的星辰,永远闪耀着光芒,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