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知识 >
垓下之围的译文_忧其众相蹂也的其是什么意思
教育知识 2025-03-20 15:00学习方法网www.ettschool.cn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5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一、关于“垓下之围”的译文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描绘了惊心动魄的“垓下之围”。项王的军队被困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及诸侯兵重重包围。夜晚,汉军四面唱起楚歌,项王大惊,以为汉已尽得楚地。他悲歌慷慨,自作诗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和之。项王泣下数行,左右皆泣。随后,项王上马骑,与八百余名壮士突围南出。平明时分,汉军才发觉,派骑将灌婴追击。项王渡淮后,仅余百余骑。至阴陵时,因迷路被一田父误导。再后,项王引兵东走,至东城时仅余二十八骑。他决心快战,斩将刈旗,令汉军知道他的失败并非战之罪。项王英勇无比,汉军皆披靡,他多次斩将杀兵,最终只损失两名骑兵。
二、“忧其众相蹂也”中的“其”是什么意思?
“忧其众相蹂也”是一句富含深意的古文,出自《论语公冶长》。其中的“其”指代的是人们或者民众。这句话传达的意思是担忧人们因为众多而发生的互相冲突、践踏的情况。这句话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谨慎,以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和冲突,从而维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 屦是什么意思?
屦在古汉语中是一种用麻、葛等制成的鞋。在现代汉语中,"屦"这个词已经不太常见。在古文中,"屦"常被用来描述古代的鞋饰文化或者与鞋有关的故事。在一些古代文献中,如《左传》中,"屦"是用来指鞋的。
上一篇:夫妻之间只有亲情,没有爱情,还能在一起生活下去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