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仅因一个字就杀掉了一个知州大老爷

教育知识 2025-04-22 11:41学习方法网www.ettschool.cn

早年,有一位名叫卢熊的读书人,以其卓越的人品和文采被吏部推荐至朝廷。洪武皇帝亲自批准,任命他为山东兖州知州。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任命,卢熊满怀期待地走马上任。

在古代社会,官凭印信,私凭文书。卢熊一到兖州,便准备启用官印发布文告。当他取出朱元璋授予的官印时,却意外发现了一桩乌龙。原来,朱元璋的诏书中竟然将卢熊任命为山东“衮州”知州。显然,官印是根据皇帝的诏书刻制的,而“兖州”被误刻为“衮州”。

山东历史上只有兖州,并无衮州。兖州是一个历史悠久、名声显赫的州地。面对这样的情况,卢熊陷入了纠结。他可以选择将错就错,毕竟这是皇帝改动的,无人敢质疑。卢熊是一位热爱学问、办事认真的人。他认为兖州就是兖州,不能随意更改。

于是,卢熊决定向朱元璋写一份奏章,要求更正诏书并重新刻制官印。让卢熊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见到奏章后大为震怒。虽然朱元璋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他对地理州名县名了如指掌。他知道兖州并非衮州,而衮字的正确读音是“gǔn”而非“yǎn”。

尽管事实如此,让皇帝认错并非易事。朱元璋出身卑微,自尊心极强,他脾气上来后大骂卢熊:“竟然在朕头上咬文嚼字!难道朕还不知道山东有个兖州吗?朕授他衮州知州就是兖州知州,‘兖’和‘衮’本就是同一个字。这卢熊竟敢将其念成‘滚’州,这是要朕滚蛋吗?混账东西!”随后下令将卢熊斩首。

可怜卢熊,一位五品知州,因为一个汉字的错误而丢了性命。他的遭遇警示世人:在权力面前,对抗需谨慎。尽管卢熊的坚持彰显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真理的追求,但在绝对的权力面前,这些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