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得陇望蜀统一天下 曹操得陇不望蜀鼎足三分

教育知识 2025-04-22 06:57学习方法网www.ettschool.cn

得陇望蜀背后的历史风云

在古老的汉语中,“得陇望蜀”这个成语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原本指的是已经取得陇西,仍想攻取西蜀,用来比喻人的贪得无厌。但在这四个字背后,却隐藏着两位历史人物的雄心壮志与王朝更替的风云变幻光武帝刘秀与魏武王曹操。

光武帝刘秀,在建立东汉王朝的初期,面临着天下尚未统一的局面。隗嚣在陇右、蜀中的成都都成为了他的挑战者。尽管表面上隗嚣归顺了刘秀,但实则在其间游走于公孙述和刘秀之间。经过多次激战,刘秀终于围困隗嚣于西城。在此过程中,他写信给岑彭,其中“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之语,成为了成语“得陇望蜀”的源头之一。

在王朝统一的关键时刻,刘秀采取了南北水陆并发的策略,最终成功使公孙述受重伤而死,完成了王朝的统一。这背后也有南北两路军的统帅被公孙述派人刺死的遗憾。

而曹操同样面临了得陇望蜀的抉择。在占领汉中后,他面临进军蜀地还是留兵据守的决策。尽管刘晔劝他进攻新占的蜀地,认为可以令蜀人震惊并望风归附,但曹操选择了留兵据守。历史无法假设,若曹操选择攻蜀,或许能趁蜀国人心未稳时占领之,再顺势而下攻占东吴,一统天下。

四年后,刘备出兵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夺回汉中。而曹操亲率大军来夺汉中时,因刘备坚壁不出,最终放弃汉中,三国鼎立之势最终形成。

在这历史的舞台上,得陇望蜀不仅是两位伟大人物的雄心壮志,更是王朝更替、历史发展的见证。每一个决策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深的智慧,让我们在欣赏这一历史风云的也思考其中的深意。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