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螃蟹夹出血了怎么办 如何正确处理伤口
螃蟹的夹子不容小觑,一旦被夹伤,伤口处理需格外谨慎,感染风险可能致命。若你遭遇此类情况,请务必遵循以下步骤正确处理伤口。
日常生活中,小伤口难以避免,如割伤或擦伤。南投医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指出,对于一般伤口,消毒、换药、使用透气敷料包扎即可。待伤口结痂,形成暂时性结缔组织保护后,自然会脱落。若在没有保护层的情况下,细菌可能趁虚而入,造成感染。
伤口感染的风险不容忽视,其进程可能由浅至深,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蜂窝性组织炎,甚至坏死性筋膜炎和全身性败血症。其中,伤口感染或蜂窝性组织炎的九成以上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引起。
海洋弧菌感染也是一大隐患。廖嘉宏强调,免疫力较差的人更易感染海洋弧菌,其感染途径主要有两种:
1. 伤口感染:已有伤口或被海鲜刺伤的患者容易感染海洋弧菌。感染部位会出现肿胀、红斑、水泡,随后可能出现组织坏死和严重的蜂窝性组织炎。这种情况需尽快就医,以降低截肢风险。感染海洋弧菌的潜伏期很短,可能导致全身性感染或败血症。治疗时需使用更强的抗生素,若情况严重,可能需要清创或截肢。
2. 吃进未烹煮熟的海鲜:摄入海洋弧菌可能引起败血症,症状包括发热、寒颤、皮肤病变等,这类感染的致死率极高。
那么,如何正确处置伤口呢?最重要的是彻底清洁。未净的伤口可能导致“外伤性刺青”,因为泥沙或小异物卡在伤口中,愈合后可能留下暗蓝色疤痕。处理步骤为:
1. 止血后,用棉棒沾生理食盐水由伤口中心往外清洁。若有异物,可直接冲洗或抽取生理食盐水冲净。
廖嘉宏建议,对于脏污的伤口,可先以生理食盐水清洗,再以优碘或碘酒消毒。若无特殊不适,建议使用优碘。
2. 用纱布或棉棒轻按伤口及其周围皮肤,然后涂抹抗生素软膏并覆盖敷料。
如今市面上有透气、可吸收渗液的敷料,或薄片人工皮可供选择。但需注意,若伤口太深或太脏,如被铁钉刺到、猫狗咬伤等,即使外表看似微小,仍应就医处置并注射破伤风疫苗。
要预防海洋弧菌感染,可采取以下方法:
1. 避免生食海鲜:加热可杀死海洋弧菌。海鲜应煮熟后食用,特别是高危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2. 处理海鲜时戴手套:无论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处理海鲜时都应戴手套,以防被刺伤或割伤。
3. 有伤口时避免浸泡在海水里:海洋弧菌喜欢温暖的海水环境,身上有伤口时浸泡在海水中容易造成感染。
最后提醒,螃蟹虽营养丰富,但性寒且容易引起过敏,不宜与柿子同食。品味蟹香,这些知识点你得知道
说到吃螃蟹,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其鲜美口感。其实,螃蟹的营养价值及食用注意事项也不少。以旭蟹为例,这种蟹类不仅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却极高,还富含镁元素。镁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可谓多多,它有助于肌肉与神经的正常功能,能够稳定心脏节律,增进骨骼健康,并强化免疫系统。研究表明,摄取充足的镁还能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脑中风,对骨骼健康和血糖代谢也有好处。
虽然旭蟹的营养价值高,但在享受美味的我们也不能忽视蟹黄中的胆固醇含量。对于高血压、心脏病和动脉硬化的朋友们来说,食用蟹黄还是需要谨慎。
螃蟹在中医眼中属于寒性食物,具有清热散血的功效。在急性扭伤的情况下,吃一些螃蟹还有助于化瘀。对于肝功能不佳、有黄疸的人来说,清炖螃蟹可帮助退黄疸。因为螃蟹的寒性,感冒和咳嗽时不建议食用,可能会加重症状。蟹类也是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过敏体质的人食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皮肤痒等症状。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螃蟹与柿子同为秋冬的食材,但它们并不宜同时食用。因为柿子中的某些成分与螃蟹在胃内结合,容易形成团块,影响消化。
关于吃虾蟹配维生素C会导致中毒的传言,实际上这种担忧是多余的。虽然理论上高剂量的维生素C和五价砷经过化学作用可能产生有毒的成分三价砷;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化学反应仅在实验室条件下才会出现。虾、蟹等海鲜中的砷主要以有机形式存在,而非无机砷五价砷。有机砷可以排出体外,几乎无毒。虾蟹与橘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同时食用不会导致中毒。在享受海鲜美味的我们不必过分担心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