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赵云死后诸葛亮失声痛哭,而张苞死后却吐血不止
《演义》中,刘关张之间的兄弟情义让人十分羡慕,虽为异姓兄弟,却好像亲生骨肉,共患难,同进退,为了可以散尽家财,为了刘备可以,刘备同样可以发动几十万大军为兄弟报仇,这种超越生死的兄弟情义在今天已经很难见到,对刘备来说,最幸运的不仅仅是拥有了两位能力超强的好兄弟,更重要的是得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自己的事业贡献出一生的,诸葛亮对刘备的情义丝毫不比关羽和张飞差,他前半生辅佐刘备打下蜀汉基业,后半生辅佐后主,,呕心沥血,可以说是刘备的铁杆。
诸葛亮之所以对刘备如此感激,原因在《出师表》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于乱世,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刘备给了诸葛亮最大的信任,而诸葛亮则回报给了刘备自己的一生。直到,还念念不忘北伐大业,六出祁山,为的只是克复中原,还于旧都,当年意气风发的山野隐士,却不料在五丈原功未成,身先死,看的让人痛心,也让人遗憾,国有良相,却不遇明主,实在可悲可叹。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大多会发现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在蜀汉后期,蜀汉出现无大将的尴尬,正值危局,、张苞又相继离世,这给了诸葛亮巨大打击,虽然对二人的死十分痛心,诸葛亮在听到二人死讯时却有着不同的反应。
赵云去世时诸葛亮的表现
正饮酒间,忽报镇南将军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见丞相。大惊,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二子入见,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
张苞去世时诸葛亮的表现
蜀汉建兴七年夏四月,诸葛亮二出祁山伐魏,攻破阴平、武都二城,又派王平、、关兴、张苞四将前后攻杀魏将郭淮、孙礼。魏兵大败,郭、孙二人弃马爬山而走。张苞望见,骤马赶来,不期连人带马,跌入涧内。后军急忙救起,头已跌破。孔明令人送回成都养病。不多日,忽报有人自成都来,说张苞身死。孔明闻知,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众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
通过诸葛亮对二人去世的反应对比可以发现,赵云死时,诸葛亮似乎反应并不激烈,而张苞去世时诸葛亮竟然吐了血,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分析一下赵云是因为病重而死,其实诸葛亮对赵云的死早有心理准备,毕竟年纪大了,生老病死谁都免不了,而赵云当时已经年迈,出现意外状况也比较正常,再加上赵云已经无力参加北伐,诸葛亮对赵云也并不太抱希望,此时的诸葛亮一心想要恢复中原,还于旧都,所以赵云之死,诸葛亮痛哭完全是出于昔日的战斗友谊。
张苞之死就没那么简单了,张苞是因为外伤死去的,而此时的张苞正值壮年,诸葛亮可以说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到了年轻将领的身上,希望他们能够继承父辈的遗志,恢复汉家的基业,万万没想到张苞竟然出了意外,此时的蜀国已经国弱民穷,人才出现断层,尤其是能够率兵作战,的将军更少了,张苞之死让诸葛亮觉得北伐胜利的希望更加渺茫,换句话来说,诸葛亮认为赵云之死是顺应天命,而张苞之死恰恰说明了自己北伐不合天数,正好击中了诸葛亮心中的痛点,所以才会急的吐血晕倒!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