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汉武帝伐匈真相:并非打败匈奴而是血淋淋的答案
秦汉时期,中原地区与北方匈奴的摩擦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总是打打停停。而且绝大多数是汉人吃亏。直到的出现。
西汉自高祖白登之围后就开始夹着尾巴做人,与匈奴的和亲整整持续了五十年,中间也发生过一些小摩擦,但汉帝国大多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以重金求和。其实这并不能责怪政权的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只是西汉政府高层的战略构想。
经过秦末动乱的西汉王朝,接手的其实是一个烂摊子,饿殍遍野、民生凋敝。西汉建立伊始,政府早已不再以军事斗争为发展方向了,统一的情况下国家政权已经无法通过武装斗争的手段来获得政治利益。而经济建设则是这一时期的首要目标。所以,自高祖之后,不管是掌权,还是后来的文景二帝,汉帝国的重心始终在发展生产、休养生息上面。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人口的爆发性增长,况且还有国家政权的政策性鼓励。西汉初年经过的休养生息,土地与人口的压力已经露出冰山一角。到汉武帝时期,西汉的人口数量开始出现井喷,而人口的增长是要快于社会资源的累积的,最关键的一点是人口的膨胀必然会导致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的诉求,政治权力则是中央集权王朝的核心利益,是帝王统治下绝对不能动的蛋糕。面对西汉社会这股潜在的暗流,汉武帝毕竟采取雷霆手段将之化解,不然必将影响刘氏江山的统治地位。
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战争,而且是对外战争。在国家之外树立一个长期敌对的政权,让国家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只要这样才能调配社会的一切资源,才能强化国民对中央政权的认同感,加强帝王的中央集权。
战争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消化急速增长的人口,战争无疑是人口的天敌,在那个国民思想尚未开化的年代,国家开动战争机器是轻而易举的,至少不会像现在这么麻烦。虽然战争也会对社会资源产生消耗,但与人口相比,战争消耗掉的社会资源其再生能力要比人口强很多。
更重要一点,封建帝王的对外战争大部分情况属于稳赚不赔的买卖,至少对帝王个人是如此。因为国家的对外战争除了能以外,不仅能获得丰厚的经济资源,还能载入史册、彪炳千秋。即便是输了战争,也能消化掉膨胀的国家人口。
而我们的千古一帝同学大概是深谙此道,才敢跟匈奴人战了三十年,恐怕是之意不在酒。即便武帝时期三十年的对匈战争,其成果也没有大家想象那般伟大。是匈奴人并没有向汉人屈服,匈奴人也没有怕到不敢骚扰西汉边境的地步,只能说匈奴的正规军被打散转为游击队了。对于西汉而言,无非是耗尽了国家一半的人口,缓解了土地等社会资源的压力,使得国家经济资源相对宽松起来,然后又是一轮新的经济复苏。在老百姓看来又是一轮仁政,再出一番盛世。
其实这样的轮回不过是为了方便政权专治的延续,这也揭示了一个血淋淋的真相,中央集权统治下的国家是不允许社会生产力得到跨越式发展,封建专制的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