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普跟周瑜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因为什么关系不和
是老臣,是江东大将,两人曾因为什么矛盾不和?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志 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传》里记载了这样的一句话“初瑜见友於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当初东吴的开创者对待周瑜像朋友一样,而且孙策的母亲曾让对待周瑜要像兄长一般。尽管周瑜受到了孙策和孙权的优待,又加上他性情坦率气度很大,在江东这边周瑜很受人拥戴,但他唯独和程普的关系不和睦。
程普是孙氏老臣,周瑜是江东大将,两人本应该同心协力辅助孙权的,那么他们二人是什么什么矛盾而和睦的呢?这里我们就要来具体的看看程普这个人了。程普是江东有名的老臣,他早年追随孙权的父亲参加过讨伐和的战斗。《三国志 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普传》里记载“从孙坚征伐,讨黄巾於宛、邓,破董卓於阳人,,身被创夷。”从这句话的记载可以看出程普在战场上的确是为猛将,而且他和孙坚在一起打了许多漂亮的胜仗建立的功劳也不少。
孙坚死后程普又追随了孙坚的长子孙策,后来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程普的战绩也很辉煌。《三国志 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普传》里记载“策到横江、当利,破张英、于麋等,转下秣陵、湖孰、句容、曲阿,普皆有功,增兵二千,骑五十匹。”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说程普参与了孙策的每次军事行动并且都建立了战功,事后孙策赏赐给了程普五十匹战马,并且还给他增兵两千人。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程普的功劳是孙策帐下所有武将里最高的一个,除此之外程普在战场上还救过孙策。程普救孙策的记载在《三国志》上的原文为“策尝攻祖郎,大为所围,普与一骑共蔽扞策,驱马疾呼,以矛突贼,贼披,策因随出。”这里说的是孙策攻打祖郎的时候被祖郎的军队围困,当时形势十分危急程普于是和一个护卫着孙策挺矛策马冲向敌军,这才从包围圈里撕开个口子使得孙策逃脱。
程普和周瑜的矛盾激化应该是在孙策死后,孙策病逝之后其弟孙权成了江东之主。这时候按着孙策临终前的安排“内事不决问,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便将周瑜提拔为大都督。于此程普也担任了都督,史书记载程普与周瑜为分别为左右督,程普要比周瑜低了那么一级别,用今天的话来说他这个都督是个副级。从这里我们大致可以推敲程普和周瑜不和睦的原因所在了,我们来看程普无论论资历还是论战功(前周瑜的确没有什么表现)周瑜都不级他。等到孙权主事之瑜的地位一下子就超越了他,这让程普的确很难接受的。
《三国志 五十五 吴书十 程普传》里有这样一句话“先出诸将,普最年长,时人皆呼程公。性好施与,喜。”这话的意思就是追随孙氏创立江东基业里的武将以程普的年纪最长,当时人们都称呼程普为程公,程普这个人呢,性情喜欢和士大夫相处。从史书里记载来看程普这个人并不是一个难相处的人,他曾多次为难周瑜。《江表传》里记载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意思就是说程普仗着自己资历老年纪大曾多次欺辱周瑜。
程普故意和周瑜作为正是表明他对周瑜不服的体现,不过周瑜这个人恰好也是个度量很大的人,他每次受到程普的欺辱之后都对其避让不和程普计较。程普也并不是一个不通情达理之人,时间一久他便被周瑜的人格魅力所征服,于是对周瑜敬重起来。事后程普甚至还对人说"与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和周瑜打交道就好像品尝美酒,自己不知不觉就被陶醉了。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