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死后为什么没有和皇太极合葬 秘密都在孝庄的遗嘱上
对下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学习方法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两百多年的时间中,有两位女性具有深远影响,其中一个受人唾弃,另一个则令人称赞,受人唾弃的那个就是,而受人称赞的则是孝庄皇后,大家都知道,古人结婚比较早,所以孝庄很小的时候就从家乡乘坐马车来到盛京,当时的她仅有13岁,当年就嫁给了做侧福晋。
远离故乡的孝庄,在皇宫并非无依无靠,因为她姑姑哲哲也是皇太极的妃子,且身份为大福晋。起初,孝庄在后宫的地位很高,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姑姑哲哲。俗话说,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随着妃子数量增加,孝庄的地位越来越低,即使她先后生下三女一子,也未能母因子贵,情况反而更加不利。
皇太极称帝后,册封了五位妃子,哲哲自然不用多数,直接被封为皇后,位居六宫之首,其次是宸妃。这个海兰珠不是别人,正是孝庄的亲姐姐,而且她比妹妹孝庄入宫晚了九年。按照古代人成亲的习俗,海兰珠25岁才嫁给皇太极,之前应该有过一段婚姻,只是翻遍史书,没有找到确凿资料。
暂且不讨论海兰珠是否有过婚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自从她入宫为妃,就得到皇太极独宠,不是皇后却胜似皇后,连姑姑哲哲都比不上她,身为妹妹的孝庄亦是如此。作为聪慧过人的孝庄,没有因此事,毕竟受宠的是她姐姐,她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儿子福临身上,儿子也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
老子曾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孝庄彻底领悟这个道理,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只要儿子以后当上,她就是最大的赢家。,皇太极驾崩后,孝庄迅速出手,帮助儿子击败其他竞争者,把年仅六岁的福临扶上皇位,即皇帝,单凭这一点,不得不让人钦佩她的智谋。
孝庄做梦也没想到,顺治的治国才能有限,沉迷于儿女情长,自从娶了董鄂妃之后,更没有心思治理朝政。董鄂妃死后,顺治承受不住这种打击,几乎茶不思饭不想,身体每况愈下,始终走不出痛苦的思念,结果年纪轻轻就一命呜呼。继承皇位,史称"皇帝"。
由于康熙年幼,孝庄亲自教他读书写字,以及如何处理朝政。几位辅政大臣根基较深,康熙的帝位并不太稳定,尤其是,自恃功劳卓著,越来越目中无人,甚至都不把皇帝放在眼里,飞扬跋扈无人敢惹。孝庄再次运用她的智慧,拉拢文臣武将,帮康熙稳定局面。
对于康熙来说,祖母孝庄的重要性为人能比,若没有孝庄的帮助,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康熙曾流着泪说:"忆自弱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
公元1688年,太皇太后孝庄病入膏肓,宫中太医皆束手无策,她不久后就病逝了,时年七十五岁,在古代属于高寿。孝庄身为皇太极的妃子,按照皇宫规定,理应和皇太极葬在一起。但是,在孝庄去世后,为何不愿意跟丈夫皇太极合葬呢?答案藏在她的遗嘱里。
原来,孝庄临死前留下一道遗嘱,她对孙子康熙说:"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众所众知,皇太极的陵墓在盛京(沈阳),而清朝的都城是北京,孝庄不愿打扰长眠于地下的皇太极,同时也舍不得儿孙,所以不愿跟丈夫皇太极葬在一起。
某些大臣引经据典,劝说康熙将孝庄的遗体运到盛京安葬,但是康熙飞航孝顺,并没有违背祖母的遗愿,就没有听从大臣们的劝告,但是因为当时条件非常有限,就暂时把孝庄葬在了清东陵,直到三十多年之后,登基后,才建立了新的宫殿,将孝庄安葬在了地宫,并且将此处命名为昭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