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多尔衮坠马而亡 是八旗兵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很多人都不了解和兵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学习方法网小编一起欣赏。
满清,从最初的雄健彪悍,打遍天下无敌手,到清末时发展成提笼架鸟,烟枪不离手,毫无战斗力可言的病夫,原因是很多的。不过,之所以发展成这样,有一个转折点至关重要。这就是多尔衮不幸坠马而亡的时候。
(满清八旗军)
为什么说多尔衮坠马而亡,是八旗军由盛到衰的重要转折点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后金崛起到后来满清入关时,满清军队的情况做一个了解。
当年十三副铠甲起义打天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所有的努尔哈赤的朋友、兄弟,以及他的儿子们都奋勇努力,个个争先。
为了壮大军队的力量,努尔哈赤也极力鼓励他的皇亲子弟们这样做。因此,这些皇亲子弟在战斗过程中,每个人都渐渐地拉起了一个队伍。而且在作战的时候,也并不是有什么完整的统一的号令,大都是这些皇亲子弟带着自己的军队,四处抄掠打拼。
后金当年崛起的这种情况,其实是北方的普遍情况,也是的老传统。当年金国南下进攻的时候,就是及金太宗的兄弟儿子们,带领队伍四处征战。其中、粘罕等的战斗能力最强。这些宗室子弟的军队在打仗的时候,常常也是各自为政,各自努力,不怎么听中央的调配。
努尔哈赤的军队在壮大过程中,由于是这样一种情况,因而才渐渐形成了八旗军队。
而且,当时不仅仅军队是八旗军队,连政治也是大家共同议事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努尔哈赤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应该交给他的儿子们共同讨论决定。当然了,在讨论的时候,那些战功显赫,以及军队实力最强的宗王,在议政的时候,声音自然是最大的。
(努尔哈赤画像)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皇太极的时候。当时,由于努尔哈赤猝死,因此,并没有完全确立继承人。于是,皇太极便联合八旗中权力最大的四个宗王,逼迫努尔哈赤年轻的皇后殉葬,从而打击了阿巴亥的三个孩子、多尔衮、。当然也就是打击他们所领导的八旗军。
皇太极上台以后,为了加强自己的力量,一方面试图极力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改为由自己主政。所以最终他学习汉人的方式“称帝”。“称帝”的目的,就是要强化自己的权力。另一方面,在军队上,努尔哈赤把八旗分成“上三旗”和“下五旗”。他自己掌控的镶黄旗、正黄旗,自然归在“上三旗”之内了。
不过,皇太极的改革,并没有起到很大的效果,并没有在根本上改变清初八旗军队的根本体制。毕竟当时还需要所有的八旗军大家戮力而行,共同努力,打进关去,灭掉。
接着,皇太极又很快猝死,也是没有确立继承人。这也就使得最终大家通过协调,扶持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为,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执政。的政体,又往后退了一步,从权力不太集中的皇权制,退回到权力相对集中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多尔衮上台后,他为了加强自己军队的权力,把他控制的镶白旗和正白旗拉到“上三旗”来。其做法,和皇太极也是一样的。而且,由于多尔衮并非皇帝,只是宗王,因此,多尔衮并没有让他的掌控的两白旗权力更大。
总之,在多尔衮之前,整个清朝在政体上,主要还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在军队上,依然是“八旗”体制。同时,满清也依靠这一套政体和军队体制,打进关来,消灭政权,坐镇北京。
(多尔衮画像)
不过,很快,多尔衮就坠马而亡。
多尔衮坠马而亡后,皇帝出于“国恨家仇”,在多尔衮被埋葬不到两个月,他就把多尔衮的遗体挖出来毁尸。的这种做法,也是彻底否定“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改为由皇帝执政。而且,顺治皇帝逐渐让皇室子弟不再参与政治,改为由非皇室的大臣参与朝政。后来他非常依仗的索尼、、苏尔萨哈、四大辅臣,都没有一个是正宗的皇室成员。
与此相对的,八旗军队也不再绝对掌控在皇室子弟手里。毕竟当时已经打进关来,坐镇中原。同时,消灭南方的,除了八旗军队外,顺治皇帝也主要交给等“三藩”来完成,以此来削夺皇室子弟在军队中的影响力。
到了皇帝以后,更加在政体和军队体制上,确立了皇权制度,整个军队也受到皇帝掌控。“八旗”的体制也不再能发挥以前的作用。这样,其战斗力也就开始急转直下了。
(参考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