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内阁首辅刘健,最后为什么说“吾负先帝”?
对刘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学习方法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健于天顺四年中,先后历仕、宪宗、孝宗、武宗四朝。他曾担任八年,对弘治、正德两朝做出极大的贡献。《》更是评价“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商,后称刘(健)、谢,庶乎以道事君者欤。”
刘健刚开始授,后来升任编修,在成化年间,还担任太子的老师,为其讲学。朱佑樘即位后,是为,对刘健加以重用,升任他为兼武英殿、。
弘治十一年,四朝元老致仕,刘健顶替他成为内阁首辅。成为首辅后,刘健敢于谏言,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却也得罪很多人。不少人弹劾刘健,但明孝宗都不予理会。
学生江瑢弹劾刘健、,明孝宗甚至还直接将江瑢下狱,安慰刘、人。而刘、李并未记恨江瑢,反而站出来替他求情,最终将其救了出来。经过此事后,朝中上下均对刘、李二人敬佩有加。
弘治十八年,明孝宗在临终前,遗命刘健辅佐新帝。之后孝宗驾崩,太子即位,是为。
明孝宗一直信任刘健,这从上面的事例就可以看出,刘健对孝宗也是忠心耿耿。明孝宗遗命他辅佐新帝,助其成为一代明君,刘健却“食言”了,连他自己都说“吾负先帝。”
明武宗即位后,刘健谨遵孝宗遗命,尽心辅佐新帝。他曾多次上书,劝诫明武宗要勤政爱民,远离小人。在他和李东阳、的下,当时局势并未受损。既然刘健做得很好,为何他后来却说辜负了先帝呢?
众所周知,明武宗朱厚照是个顽童,他即位后贪图玩乐,宠信宦官。刘瑾整天找些新鲜事物诱惑武宗,而自己却与马永成、谷大用等八人勾结起来干预朝政。
刘健等人见状,便多次上书劝诫明武宗,但都得不到回应。他见新帝这么不争气,一气之下决定辞职,谁知明武宗不准。刘健以为明武宗知道错了,便又上书进言,希望皇帝多多理政,结果还是无效。
刘健失望,又提出要告老还乡,这次李东阳和谢迁也一起辞职。明武宗见事情有些严重,这才同意理政。
明武宗虽然愿意理政了,但刘健等人还是害怕他沉不住气,被刘瑾等人蛊惑。于是刘健决定联合群臣,一同铲除这帮祸国的宦官。结果刘瑾等人跑去向明武宗哭诉,明武宗直接下令,将部分反对宦官的大臣下狱。
紧接着,他还任命刘瑾为司礼监掌印,给了他极大的权力。刘健等人见明武宗实在没救了,便提出辞职。这次明武宗只留下了李东阳,刘健和谢迁告老还乡。
刘健辞职以后,刘瑾等人变得愈发嚣张,不仅干预朝政,还大肆,欺压百姓。甚至此时此刻,刘瑾还不忘诬陷刘健。刘瑾列出一张“奸党”的名单,刘健的名字排在第一个。
正德五年,刘健被贬为庶民,削夺一切封号。好在不久后刘瑾就被诛杀,刘健又得以官复原职。不过明武宗仍然宠信宦官,纵容他们欺压百姓。此时的刘健毫无办法,深深感到对不起先帝的嘱托,连连叹息说“吾负先帝。”
嘉靖元年,明世宗派人慰问刘健,并对其大加赏赐。嘉靖五年,九十四岁高龄的刘健去世。
他去世后,明世宗发现其留下的数千言奏章,全部都是劝诫皇帝要亲贤臣、远小人,勤政爱民的忠言。明世宗感到十分悲伤,为其辍朝一日,追赠太师,“文靖”。
刘健曾答应明孝宗要辅佐新帝,但明武宗不听劝诫,宠信宦官并被其蛊惑,他无力改变现状,便觉得万分对不起先帝。如果他遇到的不是明武宗,而是初期勤政的明世宗,或许待遇与处境就完全不同了。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