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历史 布朗族的经济发展是怎样的
主要的手工业是纺织、染布、竹编。
葛布,是布朗族妇女擅长的一种古老的手工工艺品。收回的野葛藤,刮去外皮,撕成细条,逐节接长,若干股长条编成经线。上机,穿篦。织机与棉麻布机相同,篦眼较大。民间称这种布为“葛丈”,用宋缝制口袋,床垫(先缝成长袋,内装稻草),经久耐用。布朗族妇女从小就学织葛布,不会织葛布,会被人瞧不起。
阿娃毯,用粗棉线织成的线毯,又叫牛肚子毯。一面起绒,一面平织。此项工艺现已闲置。布朗族还能用檀扇叶来制做蓑衣。
清酒,以小红米、高梁、玉米等酿制。也有人制作小锅酒。有少数专业酿酒户,开办酒厂,产品供应市场。
有少数铁匠.木工较多,解板,盖房,制作桌、椅、织布机等,技术较为粗糙。工具多为刀、斧。大木料不用锯解,一破两半,再以斧削平.制作木杆臼,用火烧木料的—端,然后取出木炭,形成一个园坑,稍加修理即成。
公弄、邦协一带的布朗族经商较多。1980年后,公弄村布朗族农民赵家福,承包茶叶初制所,兼营商店,已成为农民企业家。邦丙、大文两地布朗族经商意识薄弱,商业活动少。近年来,公路通车,商业渐兴。邦丙寨已有经商农民,从事屠宰、烟酒批发。
人民政府成立前,布朗族人民普遍生活困难,一半以上的人缺粮,野菜、野果充饥。一些人靠“卖工”度日,部分青壮年成了流浪汉,到缅甸境内的盂艮等地当长工、短工,称为“下英国地”,做最重的农活。
人民政府成立后,布朗族人民的生活逐渐有改善。80年代以来,多数地方温饱已经解决。多数村寨已经瓦房化。大南直村140余户,过去都是“罩笼房”,现在只有2户。勐库、沙河境内的布朗族改善更为明显,茶叶收入占很大比重,商品化程度较高。基本上普及小学教育,有本民族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干部。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