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清最悲惨同治皇帝:死于梅毒尸骨被毁

传统文化 2025-04-23 10:05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在帝热河驾崩之后,帝位由其唯一的儿子继承,这位年幼的君主年仅六岁,年号开始计算的第二年,即1862年,被称为同治元年。

同治皇帝登基后,尊封咸丰帝的皇后为母后皇,自己的生母贵妃为圣母皇太后。由于慈安居于东宫,慈禧居西宫,历史上尊称她们为东、西太后。

按照祖制,新君即位后应立即选定陵址、建造陵寝。同治皇帝在位期间,尽管他已经做了十几年的皇帝,两宫太后却一直未提及修建陵寝之事。作为傀儡皇帝的同治,自然不敢违背太后的意愿。

在光绪元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突然离世。关于他的死因,民间流传着诸多故事。有说法认为他死于梅毒,但也有观点认为他是死于天花。著名历史学家萧一山在其所著的《通史》中强调了梅毒致死的说法。同治御医的后人也声称祖上口传秘闻称同治死于梅毒。但据李镇的解读,御医李德立最初确实认为可能是梅毒之症,为了慎重起见还邀请了外科御医会诊。然而最终诊断结果却是天花。至于为何对外宣称是天花而非梅毒,一种说法是慈禧强迫御医宣布是天花并用药医治。另一种说法则是御医担心如实禀报有辱皇室尊严而选择了隐瞒病情。但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沈渭滨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根据《翁同日记》指出,从日记中的脉案与处方来看,同治帝患的是天花而非梅毒。日记还记录了同治的病情发展过程,毒热内陷导致“走马牙疳”而死。沈渭滨还提到,《翁同日记》中的某些记载确实与梅毒症状相似但并不能确定同治帝是否染上了梅毒。翁同作为皇帝的老师是否有碍于君臣名分而故意隐晦病情仍是未知数。无论如何,这起疑案仍然充满了争议和谜团。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