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死前唱歌?是唱歌还是哭

传统文化 2025-04-23 07:25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史记》中的记载,描绘了一代哲人孔子晚年的情景。

病榻之上,孔子病势沉重。子贡前来探望,却发现孔子正拄着拐杖在门口徘徊。他的步伐虽显蹒跚,内心却是充满期盼与孤独。见到子贡,孔子似有些许埋怨地说道:“赐,你为何来得如此迟呢?”

接着,孔子不禁感叹,并唱起悲伤的歌:“泰山将要崩塌,梁柱将要折断,哲人也将枯萎!”歌声中透露出他对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无奈与悲哀。泪水滑过他沧桑的面庞,他对子贡说:“天下无道已久,无人肯接受我的主张,我的理念已无法得以实现。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则于两柱间。昨夜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柱之间祭奠,因我源自殷商。”

此情此景,让人心生凄凉。孔子的一生,伴随着无尽的孤独与痛苦。他的身边,妻子离世,儿子亡故,心爱的弟子也相继离去。如今他自己也身患重病。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心系天下,担忧自己的理念无法被世人接受。

孔子虽逝,他的影响力却永存。他的思想成为后世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主流意识形态。他的后代中也涌现出众多杰出的学者与文化名人,如孔安国、孔颖达等,他们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孔子的思想与人格魅力,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照耀着后世。他的学说、他的品质、他的精神,都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孔子虽已离世,但他的影响力却永远不会消失。他的思想将继续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孔子的一生虽然充满了苦难与孤独,但他的影响力却无比深远。他永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哲人,他的思想与人格魅力将永存于世。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