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元通宝背月文的由来?

传统文化 2025-04-22 21:56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开元通宝:穿越历史的货币传奇

当人们提及“开元通宝”,很容易误解为这是在开元年间铸造的钱币。背后的故事远比这丰富得多。开元通宝并非在唐玄宗时期才出现,它在遥远的武德四年就已开始流通,至今已逾千年。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为了稳固国基、流通货币,决定改变旧的货币制度。武德四年七月,他宣布废止隋五铢,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货币“开元通宝”。这一名称蕴含了“开国奠基”与“流通宝货”的深远意义。

而在那些铸造开元通宝的日子里,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的铸币大师欧阳询为秦王进呈了蜡样钱模。秦王妃无意中留下了一掏甲痕。这一不经意的动作,却为后来的钱币留下了一道独特的印记。带有甲印的蜡样被翻制成钱模,再铸成钱币。于是,铸好的开元通宝背面就留下了一道月亮形状的指甲纹,成为了独特的“背月钱”。这一带着香艳气息的背月文,为开元通宝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除了这道独特的指甲纹,开元通宝的外形沿用了秦代的方孔圆钱设计,每一十枚钱币重一两。这种设计不仅与大唐盛世的新气象相得益彰,更开创了一种新的通宝币制。开元通宝的标准和规格,成为了唐以后历朝历代的铸币标准,影响深远,沿袭了近1300年。

每一枚开元通宝,不仅是交易的工具,更是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唐朝的繁荣与辉煌,也见证了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今天,当我们拿起一枚开元通宝,不禁会感叹其背后的丰富故事和文化内涵。这不仅是一种货币,更是一段穿越历史的传奇。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