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食:唐朝时期工作餐,按照品级的高低来制定标准

传统文化 2025-04-22 18:11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在古代中国,朝廷的餐桌礼仪一直是一件严谨而精细的事情。《唐六典》卷四为我们详细记载了朝官们的餐食标准。那些长期参与朝会的官员们,他们的“朝食”是根据各自的品级来制定的。想象一下,那些四至五品的官员,他们的工作餐标准是七盘美味佳肴,配上一升半的美酒,还有三分羊肉,两升精细的米饭以及两升三合的面食。每一份食物都显得珍贵而细致。

而那些六至九品的官员们,虽然品级稍低,但他们的餐食同样丰富。五盘菜肴,一升一合的面食,两升白米以及三勺油,这些都是他们的工作餐标配。想象一下他们围坐在一起,侍役们手捧托盘,为他们分配美食的场景,是何等的壮观。

在这个分餐制的时代,官员们有一个特权,那就是他们可以带走自己吃不完或者不喜欢吃的食物。这一点在《因话录》卷三中得到了证实。在贞元初年,洛阳的物价飞涨,普通家庭舍不得吃好的。河南府兵曹庚倬却因为可以享受一顿免费午餐而倍感幸福。

每次开餐时,他都会省下一份美食带回家,与姐姐共享这份美味。起初,他的同事们嘲笑他的寒酸行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理解并赞赏他的这份爱心和对家庭的深深眷恋。他不仅在朝中享受着美食的盛宴,更将这份幸福带回了家中,让家人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种家庭的温馨和亲情,使得他在同事中的形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被嘲笑到被赞赏,他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真实、善良、有爱心的人的形象。这也让我们看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亲情和爱心都是人们心中永恒的主题。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