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衡收藏的真迹被临摹,为何众人却说临摹的才是真品呢?

传统文化 2025-04-22 17:09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北宋的学士李世衡,痴迷于收藏墨宝。他珍藏的一部法帖,乃大书法家真迹,被他慎重地交由儿子李绪保管。长安有位官员,向李绪借出此帖欣赏,却暗中精心摹制了副本,并将其献给了当时的潞国公文彦博。文彦博误以为这是名家的真迹,因而异常珍视。

一日,文彦博设宴招待宾客,并拿出他珍藏的字画供众人欣赏。李世衡受邀在列,一见到那本法帖便立刻认了出来,“此帖乃吾家旧物,何忽至此?”他当即命令仆人速回家中取来原帖以作比对。

很快,仆人带着真正的法帖赶回。李世衡细心比对,终于证实文彦博所展之帖乃摹制之品。经过进一步询问,他得知此帖先由李绪借给长安那位官员,而后转赠给了文彦博。

真相大白于众,李世衡出示真迹,详细述说了整个事件的经过。在座的宾客们纷纷围观两本字帖,经反复比对,一致认定文彦博所收藏的那本为真迹,而李世衡手中的为摹本。

李世衡在此情境下,不禁私下叹息,“岂复可伸?我又如何能分辨清楚?今日我深有体会,地位显赫者,即使是假的也能变成真的;身份卑微者,即使是真的也会被误认为假的。”

在那个封建社会,“谁的官大、谁的权重,谁就拥有了真理”似乎成了一条不可动摇的“真理”。对于李世衡而言,这条“真理”仅让他的法帖真伪受到误解,但在他的生涯中,却有许多人付出了更高的代价,深受这条“真理”的戕害。历史总是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下这些曲折的故事,让我们从中汲取教训,深思不已。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