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奢淫逸:为何乾隆时期几乎无官不贪

传统文化 2025-04-22 07:07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在清朝乾隆年间,贪污之风肆虐,从高官到小吏,几乎无官不贪。虽然朝廷对贪污行为有着严厉的法律制裁,但贪风依旧愈演愈烈。

这一时期,专制政治赋予统治者极大的执政随意性,乾隆帝的个人权力和意志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在执法过程中,乾隆帝因人立法,徇庇亲信。例如云贵总督李侍尧因贪赃索贿被参劾,但因乾隆帝认为其在督抚中最为出色,遂加以回护。不久之后,李侍尧贪渎如故,但乾隆帝仍因其“能事”而曲赦之。

又如闽浙总督陈辉祖,因其弟涉及贪污大案而遭治罪。但乾隆帝却因其“能事”而极力开释之。甚至在陈辉祖借机侵贪酿成一起侵盗官物的大案后,乾隆帝仍意犹宽容。但新任闽浙总督富勒浑等人连章劾奏证实了陈辉祖的贪污行为后,乾隆帝才迫于形势赐其自尽。这种因人立法的现象使得法律的公正性受到了严重挑战。

乾隆帝在执法过程中还表现出时宽时严的特点。在其统治前期,执法尚为严厉,共处置了多起贪污大案。但在其统治后期,惩贪则多从宽纵。粤海关德魁亏空税银按律应赔两万余两,但乾隆帝却全免其赔偿。这种执法上的变化无疑为官吏营私舞弊打开了方便之门,导致乾隆后期一起又一起贪污大案的发生。

清朝乾隆年间尽管朝廷对贪污行为有着明确的规定和制裁,但由于专制政治赋予统治者的随意性、执法过程中的因人立法和时宽时严等特点,使得这一时期的贪污之风愈演愈烈。乾隆帝的个人权力和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导致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受到严重挑战。这种局面不仅加剧了社会的腐败程度,也为后来的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