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悬棺现象 武夷山悬棺

传统文化 2025-04-13 09:13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中国的悬棺葬制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福建武夷山的船棺,经科学测定为三千多年前的遗物,被认为是古代越人先祖的遗骸所置。江西贵溪的崖棺、贵州松桃的悬棺以及四川大宁河小三峡内的岩棺等,都是古代人采用悬棺葬制的实证。

悬棺,这一奇特的葬俗,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诸多地区,包括台湾、福建、江西、广东等十三个省区,甚至在东南亚及太平洋南部岛屿也有发现。作为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化现象,悬棺一直是我国名胜古迹的热门话题,也是中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在四川大宁河小三峡,人们可以看到陡峭的山崖上横放着漆灰色的棺木,被称为“铁棺材”或“仙人棺”。这些距河面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悬棺,让人不禁好奇其安置方法。关于此,人们有三种主要的解释:栈道说、下索说和上攀说。其中,下索说较为可信,即人们使用绳索从山顶将棺材悬置而下。

据巫山县志记载,古代人死后,家人会在临江的高山上凿洞以葬。使用放虹之法,即从山顶悬索下枢,将棺木安置在岩洞内。据说,这种方法的绳索是由葛麻、细篾和皮条搓制而成,非常坚固,不易磨损或被动物咬断。过去,有人误以为悬棺中有金银财宝,便用此法破坏了不少悬棺。

悬棺葬制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文化遗迹,也是一种富有传奇色彩的葬俗。关于为何古人要将棺材悬置在高山绝壁上,有多种解释。无论是为了子孙后代显贵、保护先人尸体不受侵犯,还是由于民族游猎生活的习性,这一习俗都已成为历史之谜。目前,对悬棺历史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悬棺之谜有待进一步揭开。

上一篇:抗皱紧致护肤品哪款好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