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入关后凭啥稳坐两百年江山-原因竟是这个

历史知识 2025-01-08 17:22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在遥远的1644年,历史的车轮驶入了动荡不安的一年。北京城被攻破,崇祯皇帝在煤山黯然离世。随后,满清势力与闯王李自成联手,短短时间内,清兵如潮水般涌入关内,大明王朝的历史就此落幕。

很多人都在疑惑,为何拥有百万兵力的闯王李自成在北京只坚持了四十二天便被驱逐,而满清仅以十余万兵马,却能够稳固江山?答案其实隐藏在一个简单的字中钱。

在崇祯皇帝继位之前,明朝的国库尚可勉强支撑。随着崇祯皇帝的继位,一系列改革导致大量税收被废除,尤其是针对富商的矿税、商税和海税。这使得明朝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北方与清军的战斗缺乏资金,平定国内的叛乱和海外的不安分势力更是捉襟见肘。

可以说,明朝的灭亡源于国库的空虚。为了弥补财政短缺,国家不得不向农民增税,这一举措激起了农民的反抗情绪,使得起义军得以壮大,最终攻入北京。

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作为大顺皇帝的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其起义军的口号响亮:“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但他要维持一个国家的运转及皇帝的生活,仍需资金。于是,他开始向京城的大官们动手,这一行动引发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愤怒,他选择迎清军入关,满清随之入主中原。

无论是崇祯皇帝还是闯王李自成,他们未能稳固江山的一个重要原因都是财政困境。满清为何却能够迅速积聚财富呢?

清兵入关后,迅速召集了京城的富商。这些富商们在经历了闯王李自成无度的敛财行为后心生恐惧,当遇到多尔衮这样温和的面孔时,他们选择乖乖交出钱财。满清得到了这些财富的支持后,得以扩充军队,平定南明,最终一统天下。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