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袁崇焕: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民族英雄
挺袁派中不乏名人,如康有为、梁、金庸、阎崇年等,挺袁派的套路则多以《》为依托,一再提及《明史》中许多尚存争议的事件鼓噪氛围,其中最为犀利的就是“反间计”和“冤杀”,再抒发悲凉之情以博取同情。众所周知,前朝的历史一般都是后人写的,《明史》这部正史是人写的。对天地会恨的咬牙切齿,经常担心有人起来反清复明,所以《明史》并不可信,只能作为参考罢了。
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个人的看法是他至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我们先姑认为袁崇焕是汉奸。那时候的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文化大国。满清呢?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些未开化的野蛮人--建奴。明朝当时应该有了领先世界的大炮和火器以及东亚最先进的装备,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鸳鸯阵是步兵的个人与单位的基本战术养成,好比现代军人必须要通晓熟练步兵班的战斗防卫与武器使用,不是什么的神化八卦阵,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实战应用阵形,当时已经运用于明朝的火枪队;而后金还一直停留在、棍棒的古代冷兵器时代。
网络配图
公元1619年(四十七年),袁崇焕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在任时喜欢与人谈论兵法,遇见退伍的老兵时,袁崇焕与其讨论边塞上的事情,所以对边塞的状况比较了解,自认为有镇守边关的才能。少年继位后,为了辽东战事召见袁崇焕,袁崇焕在见皇帝的第一面就说出“五年平辽”的豪言壮语。直到别人提醒他注意“五年平辽”失败的后果时,袁崇焕才“怅然若失”,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意识到一个人是得为他说过的话负责任的,这件事情足以显示出袁崇焕是一个完全没有责任感的人。
当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后金铁骑在的统帅下西服蒙古,东平朝鲜,以区区六万人大败号称四十万的明朝辽东经略使杨镐的部队,陷广宁、克沈阳、下辽阳的时候,大明朝的统治者已经习惯了失败。有一天,宁远大捷,北京城的大小官员们突然发现面前的公文自己不会处理了。这种诧异恐怕比我们听见中国队60击败巴西队还要让人受不了。可是这个时候,袁崇焕却和后金商讨着议和,可见其对国家统一不负责。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在后金粮食紧缺陷于困境之时,袁崇焕抗命不遵,执意不将觉华岛上的大批粮食、物资、辎重、船只撤往后方安全地区,而且还将岛上军民滞留在危险的地方不管不顾,自己龟缩于宁远城内,连事先将觉华岛军民撤入城中的动作都没有,最终导致了觉华岛上数万军民被屠杀,粮食、物资、辎重、船只被洗劫、焚毁一空。袁崇焕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装备,但却采用乌龟战术,也可以称为屁股战术,只知道防御,只知道议和,对自己的盟军不负责。
后金为了打破明朝对其经济和军事封锁圈,攻击朝鲜之时,袁大人抗命不遵,在沈阳空虚的情况下,执意不援救朝鲜,拒绝策应东江镇,按兵不动实施“观望养敌”,在朝廷连续两次催促下才敷衍了事,不仅让后金使朝鲜向其屈服,还导致了地处“明、金”中间的蒙古部落对明朝失望和寒心,为最终投靠后金埋下了伏笔,离散了明朝的盟友,又让后金获得了拓展空间。袁大人一意孤行对民族的盟友不负责。
锦州地处小凌河和大凌河之间,由宁远至锦州时又必须经过塔山、松山、杏山才能到小凌河,如果任何一处被制约,那锦州就和后方断绝联系了,袁崇焕在“宁锦大战”时无法有效增援赵率教,在“松锦大战”时救援不了都是因为这个地理缺陷。解放战争期间蒋委员长的海陆空绝对优势也在塔山受阻,最终无法增援锦州而吃了败仗。袁崇焕为了锦州这个“非扼要之地”空耗国家财力、牺牲戍边将士,且放弃策应而导致友军重大损失、盟友向敌人妥协,最终导致了“松锦大战”明军在锦州被围点打援的全面失败,对国家财产和将士性命不负责。
网络配图
东江镇原本就是毛帅带领两百余个家丁白手起家的,这个“镇”都是从无到有的。可后来就是用这个班底在敌后策动了声势浩大、风起云涌的反抗运动,被后金视作心腹大患,他所创建的东江镇于敌后,成了牵制后金远途作战的一颗钉子,长期制约着后金南侵的步伐。 攻“宁、锦”时毛文龙袭击昌城、辽阳,迫使了后金回师。袁大人在“宁锦大战”以后还特为毛帅请功。不知道什么原因袁崇焕杀了大将毛文龙,也不知道他那里来的权利,对将领人才不负责。
最令人愤慨的是敌人越蓟州三河则可直扑北京,差点攻破北京城。难道袁大人是为了凸显自己的天才般的能力,让敌人先打到北京城,然后自己力王狂澜,拯救大明于水火之中。朝野对袁崇焕战守布置非议甚多,更指出集中兵力紧守蓟州三河一线为要务,否则敌人越蓟州三河则可直扑北京。事实证明,由于保定兵和昌平兵的远去,蓟州防备兵力严重不足,连起码的侦防也做不到,结果皇太极轻易越过蓟州直趋北京,被朝庭寄与厚望的蓟西防线竟不经一战便完全失效。
在朝廷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执行袁大人方略必然导致“厚”锦州而“薄”蓟镇,袁崇焕对自己战术不负责啊。
袁大人自己保证“必不令敌越蓟西”而又分散明朝已经聚集的兵力,导致后金军不战而“潜越蓟西”,浪费了这么一个决好的堵截机会,让后金军顺利的直扑北京而去。名将当时阻击北逃的金人时,战功显赫,载入史册,与袁大人相互呼应。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袁崇焕对上天赐予的战机不负责。
网络配图
清朝建国是1644 年,过了128 年。经历,清朝统治业已稳固,49 年(1772 年)为袁崇焕平反了。“把袁崇焕树立为英雄,没有缺点,战无不胜,只要有他在,就有大明江山。” 袁崇焕一直是对后金用兵,所谓战无不胜,就是对后金用兵战无不胜,这也就是说、清大宗都不是他对手,都被他打得狼狈不堪。通过抬高袁崇焕来贬低崇祯的,也是把老祖宗贬得很低了。
喜欢研究历史的,为什么要给袁崇焕平反呢?也许是他故意通过这种称赞敌人的事来哗众取宠,以显示自己的水平; 也许,他是被袁崇焕的事迹感动了,他作为清朝皇帝,他获得的关于袁崇焕的真实情况的资料,应该比一般人从史书上得来的要真实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