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谙兵法儒三家思想的吴起是个怎样的人?
,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代表,战国年间的政治改革家,与并称为孙吴,位列唐、宋武庙内,他的政治、领导才能与军事思想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且在历史上占据极大的地位。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原本家庭是有千金家产的富裕家庭,由于早年间其仕途不顺导致家产耗尽,更是不顾年幼的女儿使家庭破裂,引得乡亲们纷纷笑话他,于是他就杀掉三十多口人逃出卫国,跟随学习儒学,由于走时承诺不做大官便不回家,后来母亲去世都未回去,曾子愤他不孝便与他断绝关系,于是转投鲁国学习兵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起一生在三个国家任职,侍奉鲁君时,带兵击退齐国侵军;后转投魏国,多次大破秦军,占领秦国的河西领土,担任河西郡守,成就了当时的魏业,后由于听信谗言将其革职,于是吴起离开魏国投奔楚国。在楚国期间,吴起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并以此壮大了楚国的实力,后由于打压贵族的特权于是在死后,受到贵族的群起攻之,死后吴起变法以失败告终。
吴起的军事思想主张军政结合,二者兼顾不可偏重,内德外备双修才能使一个国家强大。治军上,吴起主张教化,道义仁礼兼施拉拢军心,将军重在管理而非骁勇,重视精兵、讲求军纪。,吴起擅于对战争定性,强调慎战,认为即便取得胜利也有其危害,取胜易、守胜难。起的军事思想在吴子兵法中均有体现,他也成为古代军事典籍中的重要人物。
战国年间,吴起在魏国任将军时,由于能力极强,魏武侯十分赏识他,有意将其提拔重用。此时魏国宰相公叔唯恐吴起盖了他的风头使自己丞相地位不保,于是想出了一个主意。宰相一边与吴起相交密切,一边时刻主意魏武侯的举动。果然不久之后,魏武侯与宰相商量将吴起提携为大将军的事,宰相听闻故意说吴起虽然军事才干高,但听闻其似乎有意投奔大国,如果令其指挥兵权,又掌握国内秘密,这对魏国岂不危险。魏武侯听闻于是自己也担忧起来,此时宰相提出不如对吴起做个考验,看看他是否真心效忠魏国。宰相建议魏武侯将公主嫁给吴起,如若其欣然接受定是一心向魏,如若推脱,则定有异心,魏武侯听完同意该做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起,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代表,战国年间的政治改革家,与孙子并称为孙吴,他的政治、领导才能与军事思想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且在历史上占据极大的地位。世人对于吴起的评价却褒贬不一,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从总体上来看,吴起是一名文物双全的将领,是战国年间极其杰出的军事家,也是领战最多的一位,共领军七十四战创下了“十平六十四胜”的不败战绩。军事上,他拥有绝佳的作战指挥能力与先进的军事思想,他擅长审视敌我军情,随机应变,历仕鲁魏楚均创下大大小小的战功,其所著的吴子兵法也位列武经七书之一,在后世均享有至高的赞誉。
在政治上,他作为一名出色的变革家,使自己所任职的国家国力强盛,能够抵御外敌,他主持的吴起变法更是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变法,为其提供了诸多举措典范。这样看来,吴起是我国一位十分伟大的历史人物,那么为何会有人对他有所诟病呢?原来吴起是典型的名利狂,急功近利,为谋求成功甚至不择手段,早年间为了求取功名,耗尽家产不顾女儿,引得乡亲嘲讽竟杀尽三十余人离家求仕,连母亲去世都未曾奔丧。后来更是,生性好色,给自己的名声添上了不少污点;带兵上,虽然他讲求军纪,但过于杀伐无度,,落下冷酷无情的罪名。正是因为如此,大众普遍认为吴起的才干不可否认,但他的人品却有待评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起,战国早年军事、政治、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他一生任事过鲁、魏、楚三国,深谙兵、法、儒三家思想,在政务、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任职时,其政治主张得到楚悼王的认可,于是由其主持“吴起变法”。吴起变法的最终目的在于富国强兵,也收到了国力上的一定成效,但它也是一次打击贵族特权的运动,剥削了很多世袭权利,得到了众贵族的一支反对。楚悼王驾崩以后,本国的贵族们群起反抗,趁着政局不稳的时机发动兵变有意推翻吴起并诛杀。贵族们用箭射向吴起使其受伤,吴起逃向楚悼王停放尸体的地方,把箭拔出来插在楚悼王的身上,大叫道“来人呐,有叛贼谋杀楚王。”贵族们在追到停尸房射杀吴起的也将箭射到楚王尸体上。
当时楚国的法律规定伤害已故国王的罪人也要被诛杀三族人,新的登基后,将当时射中楚悼王的相关人员全部斩首,并诛杀了七十几家族人,贵族的封地全数没收。吴起的尸体也被车裂分尸肢解,他死后,吴起变式以失败告终。吴起在魏楚两国任职时做出的成就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吴起死后其后人甚至还因为“吴起之教”而领得军功,吴起变法还直接给后来的一些措施提供了先行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