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也是名将云集 最后为什么倚仗李牧续命
对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学习方法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229年,赵国北部代地发生地震,加上连年征战,使得赵国出现饥荒,给了一蹶不振的赵国一记重拳,于是乎,赵国成为了秦王政统一天下的下一个目标。
同年年底,秦王政在稳定了故地之后,派出上将军率领主力挥师东进,进攻赵国,准备一举灭掉虚弱的赵国。赵国名臣李牧再度,率领赵军主力迎战秦军。
在李牧的指挥之下,秦军并未取得多大的战果,秦国君臣意识到了想要灭掉赵国,一定要先剪除作为赵国支柱的李牧。
不久,秦王政遣使潜入赵国国都邯郸,以重金贿赂早已与李牧有矛盾的重臣郭开,并且向他许诺往后将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于是,郭开与早已对李牧不满的赵幽缪王生母联手,使得赵幽缪王下旨召回李牧。
远在前线的李牧接到了这封诏书后,认为此时正值赵国生死存亡之际,拒绝回京述职,激怒了赵幽缪王,认为李牧早有异心。在郭开的协助下,赵幽缪王设下圈套,诱杀了李牧,罢黜了其副将司马尚,改由赵葱、颜聚为将。
在李牧被杀的三个月之后,赵军全线溃败,赵葱战死,颜聚不知所踪,而后,秦军攻占赵国国都邯郸,赵幽缪王被俘。
这不禁让人发问,在我们印象之中,曾经那个先后扶立、的强赵,为何到了只能依仗一个李牧来强行续命呢?
赵国没有名将吗?
不是!
赵国与秦国同出一宗,同属嬴氏,两国百姓皆孔武好斗,秦赵也多良将。
那位曾率领赵军攻取重镇阳晋,威震天下,而后在时,率领赵军陈兵秦赵边境,保证得以全身而退,又在误解之时,大胆承认错误,位列“”之一的,大家可曾记得?
那位不畏权贵,在中,以奇兵重创秦军,驰援重镇阏与,生下了一个葬送赵国数十万大军的儿子的名将,大家还记得吗?
了,赵国不仅有出身赵人的名将,还有不少他国投奔,名扬天下的优秀将领。
一如那位协助燕昭王变法,使得富强,而后又统率五国联军,歼灭齐军主力与济西,率燕军攻占齐国七十余城,几乎灭掉了齐国的名将。
又如那位曾在乐毅的猛攻之下,力保即墨不失,而后以反间计迫使乐毅流亡赵国,以火牛阵大破燕军,收复失地,迎回的名将。
由此可见,在战国后期的赵国,并不缺少名将。
可是,这些名将都去哪了呢?
一如赵奢,在阏与之战后没几年便撒手人寰。
亦如廉颇、乐乘,因君王的不信任加上同僚的迫害,最终被迫离开赵国。
又如乐毅、田单,从入赵开始,便被定义为一件威慑燕国和齐国的工具,赵国君臣从始至终都没有相信过他们,而是将他们,成为了赵国的“装饰品”,直至老死。
在乐毅、田单死后的赵国,失去了吸纳他国人才的土壤,而赵国的“本土派”又只出现了李牧这一位拿得出手的名将,最终只能将赵国国运寄托在李牧一人的身上。
于是乎,李牧在,赵国存;李牧死,赵国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