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刘于义是什么结局?他为何会暴毙在养心殿

历史知识 2022-07-06 13:25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关于大臣刘于义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学习方法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古时候的读书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入朝为官,而且大部分读书人都希望能够当上中央的官员。当时读书是和做官对等的,读书越厉害,做的官自然也就越大,这种思想早已经融进了读书人的脑子里。不过不得不说的是,古时候想要当朝中的股肱之臣,除了有才华之外,体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尤其是清朝的重臣,他们每天除了要费脑子处理政务之外,还要耗费很多的体力。因为的大臣,不论是觐见,还是禀奏折,都是需要跪在地上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和充沛的体力,是很难坚持住的。在明朝之前,大臣们虽然也需要行礼,在朝堂之上可以和皇帝坐而论道。

  明朝建立之初,依旧延续了这一制度,在洪武十三年的时候,朱元璋废除了丞相这一职位,取消了,把权力进一步地集中在了皇帝的手里。从此之后皇帝和大臣的地位越来越悬殊,到后来大臣似乎已经成为了皇帝的下人,尤其是在清朝的时候。

  清朝入关建立了王朝,沿袭了清朝的政治制度,其他的一些制度,有了大幅度地改变。例如清朝时期大臣们的地位虽然要比商人和百,在皇帝面前,大臣们是非常卑微的,不论是百姓还是朝中的大官,见到皇帝之后都要行跪拜之礼,所以在皇权面前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除了见到皇帝要行跪拜之礼之外,即便是递交奏章也需要行跪拜之礼。而且在家中大臣们还要进行拜折,写好奏折之后,要放在香案上,大臣经过跪拜之礼后,再把奏折放进报匣里,加锁之后才能送进宫中。从这个制度上看,就能看出来皇帝的权力有多大了。

  大臣们不仅要在宫殿上跪拜,即便是回到了家中,跪拜之礼也不能缺少。朝中身居高位的大臣,每天都要处理很多政务,也要经常面见皇帝,所以他们每天跪拜的次数都是非常多的。如果没有一双好的膝盖,没有好的体能,又怎么能够顶得住呢?

  在年间就有一位叫刘于义的大臣,因为跪奏的时间太久,起身之后,暴毙在了大殿里。除了要跪拜之外,还要给皇帝磕头,磕头的声音越响,表明大臣对皇帝越忠心。所以清朝的大臣们在上报政务的时候都会简明扼要地报给皇帝,可见清朝的大臣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