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刘贺的什么行为导致被霍光废掉?

历史知识 2022-07-06 12:02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燕王刘旦、上官等人,并不因为一次失败就肯。元凤元年(前80)九月,他们商量了一条毒计,准备让鄂邑公主宴请,趁机埋伏士兵,将其谋害,然后废黜昭帝,迎立燕王做。密谋未能实现就被发觉,霍光于是抢先一步,诛灭了、上官安、、丁外人等人全家,燕王刘旦和鄂邑公主恐惧自裁。除掉了政敌,霍光更是威风凜凜,独掌朝政。不久以后,昭帝虽行冠礼(成年礼),但仍然把国家大事全都交给霍光来裁决。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对比在霍光的执政下逐渐恢复元气,匈奴却江河日下,再不复当年单于时代的荣光。始元二年(前85),匈奴因为王位继承问题发生内讧,左贤王、右谷蠡王心生怨恨,不再参加一年一度的龙城祭天仪式,匈奴单于的威信降到了谷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汉、匈和亲,匈奴也送回了被扣押多年的等汉朝使节。

  元凤元年(前80),匈奴2万骑进犯汉朝边境,很快就被击败,汉军趁胜追击,斩俘9000人,捉获了瓯脱王。第二年,匈奴派9000屯扎在,目的不是为了南侵,而是为了防备汉朝向北进攻。匈奴兵还在受降城北河流上架设桥梁,以便随时可以逃走。

  元凤三年(前78),匈奴右贤王、犁汙王率4000骑分成3队进犯张掖郡,张掖太守发兵反击,杀死大半,逃跑的仅数百人——一个郡太守就有能力击退匈奴中等以上规模的侵扰,还大有斩获,这说明汉朝的国力已经基本恢复了。自此以后,匈奴骑兵不敢再进入张掖郡内。

  在不断充实边境军备,抵御匈奴的,汉朝继续稳固从匈奴手中夺取的辽东和西域这两片异民族的领土。元凤三年(前78),辽东造反,霍光派女婿范明友为度辽将军,率2万精兵进剿,斩首6000余级,杀死3名乌桓王。元凤四年(前77)六月,中郎建议,西域楼兰(西域古国名,在今新疆若羌东北)王安归数次杀死汉朝使臣,不肯服从,应该予以严惩。于是霍光就派傅介子出使楼兰。

  傅介子携带了大量,声称是汉朝赏赐西域诸国的礼物,出塞来到楼兰。楼兰王贪图财物,亲自前来迎接。于是傅介子摆下酒宴,把楼兰王灌醉后,对他说“天子有话,要我秘密传达给大王。”楼兰王跟随傅介子进入大帐,随即被预先埋伏下的两名壮士刺死,割下首级。汉朝改立楼兰王之弟、当时身在汉朝境内的尉屠耆为王,把楼兰国改名为鄯善,派遣司马一名,士兵40人在楼兰伊循城屯田,作为监视。

  汉朝对外声威复振,对内也逐渐恢复了武帝前期和平、安定和富足的政治局面。汉昭帝却没有福气继续安托霍光,垂拱而治,元平元年(前74)四月,他突得急病,驾崩于,年仅21岁。21岁的皇帝,和时年17岁的皇后,很难生下子嗣,群臣商议,立武帝唯一剩下的儿子广陵王为继承人。

  霍光却反对这一意见,他认为刘胥性格不好,武帝、昭帝都曾责备过他,立其为帝并不妥当。正好有人上书说“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庙。”霍光就把这封奏章给丞相看。杨敞是霍光的心腹,表示赞成,于是两人决定拥立。

  刘贺是和所生的昌邑哀王刘髆之子,他继位后,行为放荡,肆行淫乱,让霍光很不高兴。于是霍光问自己的亲信、大司农田延年该怎么办,田延年地建议说“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更选贤而立之?”霍光还有点犹豫,说“我是想这么干的,但类似事情,古代可有先例吗?”田延年回答“相殷,废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

  听说曾有先例,并且先例的创造者还是古代贤相伊尹,霍光的胆气立刻壮了,于是和车骑将军共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等官僚显贵,在未央宫开会,说“昌邑王行为昏乱,恐怕会危害社稷,怎么办?”

  大家听了全都,不敢回答,田延年迈前一步,手按宝剑,恶狠狠地说“先帝从小就服从大将军,把天下都交给大将军治理,是因为看大将军贤明,能安刘室。现在昌邑王作恶,群臣都有怨言,国家将要覆亡。一旦产生变乱,汉家绝祀,大将军虽死,有何面目去地下见先帝呢?今天的会议,大家都要立刻表态,有表态晚的,我请求执法,仗剑砍下他的脑袋!”

  这种威逼姿态,实在也太赤裸裸了,霍光赶紧出来打圆场说“大家责备我是对的,天下纷扰,全都是我的责任。”众人听了这话,全都磕头表态说“天下人的性命都由大将军把握,我们听从大将军的命令。”

  于是以皇太后之命废黜刘贺,送他回归昌邑,公元前74年7月18日—8月14日在位的刘贺,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另立武帝的曾孙,当时流亡民间的为帝,是为西汉孝宣皇帝。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