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想要迁都洛阳?山川之险而欲迁都的说法又是怎
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关于宋初太祖曾想迁都洛阳这一件事,可以说是非常出名了。具体的历史材料与历史事实,却有一些扑朔迷离。我搜集了一些史料,就这个问题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是太祖为什么想要迁都的问题。
据《长编》记载“上(太祖)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
宋太于洛阳长于洛阳,喜爱洛阳的,想要迁都于此。这是官方记载中所给出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不可信呢?从人情上来说,太祖西巡洛阳是开宝九年(976年),也就是他于五十岁上去世的那一年。
在古代,五十岁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年龄,同年他在拜祭父亲的陵墓时,就指定了自己归葬之处。所以,对于一个知天命之年的老人来说,渴望落叶归根、回归故土,是可以理解也能说得过去的理由。
那么,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宋太祖以洛阳有山川之险而欲迁都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此说也见于《长编》:
晋王又从容言曰“迁都未便。”上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王叩头切谏。上曰“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德不在险”,上不答。王出,上顾左右曰“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据《长编》的作者李焘所作的注释可知,这段话并非出自的官方正史或实录,而是出自一本笔记小说《建隆遗事》。在这里我不想花功夫去论证《建隆遗事》这本书到底有多少史料价值(事实上学界很多人都认为它的史料价值很低),只就这段话里太祖所言极不符合常理者略做分析。
上面这段话里宋太祖说“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这段话看起来很有道理,既有山川之利,就不需要那么多军队去驻守了。,若放到的具体情况下,便极可疑。
众所周知,宋代的基本国策,便是强干弱枝,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便是收天下之精兵于首都开封,以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这意味着,无论首都在什么地方,都会驻扎着全天下的精锐部队。换言之,军队的多寡并不以首都的地理位置为决定性因素。
宋太祖正是这项制度的建立者与严格执行者,又怎么会主动推翻这项制度呢?,宋太祖时期国家初立,内外政治都不稳定,怎么会有裁军之意呢?只有到雍熙北伐失利之后,国家乂安,内外稳定,冗兵的问题才会渐渐地凸显出来。,个人认为,宋太祖与宋太宗的对话,是后人伪造,其伪造的目的,或许就是为去除冗兵寻找大义上的依据。
,既然上文说明了宋太祖迁都洛阳全以山河之险是后人伪造,那么宋太祖放弃迁都全因太宗一句“在德不在险”,也站不住脚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长编》记载太祖到洛阳后便不想离开,群臣莫敢谏。独有武将李怀忠进言说
“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見其便。”
李怀忠所强调的,就是东京开封有卞河水利之便,几十万与天子百官,所食全赖从汴河输送而来的江南粮食。而且开封作为五代梁晋汉周四朝的首都,“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对于李怀忠的进言太祖的态度,《长编》记载为“上亦弗从。”
,考诸《·李怀忠传》,其记载为“上嘉纳之。”考虑到《长编》在此问题上对史料选择的盲目性,所以,个人认为《宋史》的记载更为可信,宋太祖正是采纳了李怀忠的建议,放弃了迁都洛阳这一不切实际的想法。
学者吕中在论及宋初建都事情时,曾有以下这番议论
“国初所以不都关中而都汴者,以灵武、燕蓟之地未复也。然洛与汴皆河南之土,洛之险犹可恃,而汴则无险可畏也。欲为四方有事之备,则当都洛阳,,坚甲重兵,以杜诸夏不虞之备,伐北夷深入之谋。若已都汴,则不得不以守四夷为说,此我太祖所以有都西京之议也。然都汴固不得已,都西京亦不得已也。使太祖收灵夏、复燕蓟,则必都长安矣。”
这段议论甚有见地,其中心议题,就是指出,在燕云未复的情况下,建都河南,开封与洛阳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假如北方的南下,没有燕山山脉阻挡的河北平原,就是一马平川,可直接打到开封城下而无阻隔。开封一旦被攻破,南方北上的粮道被断,那么即便洛阳有山川之险可以守住,也坚持不了多久。
事实上,北宋的灭亡,也怪不到不迁都洛阳头上,并且事实上,在金人南下的浪潮中,洛阳是比开封先沦陷的。所以,宋初的开封与洛阳相比,开封的优势(漕运,数代经营的宫室、宗庙、官署、城墙,发达的商业等等),洛阳全都没有,而洛阳的优势(山川之险),也不是决定性因素。所以个人认为,宋初定都开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