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开创了大中之治,为什么没能拯救唐朝颓势?

历史知识 2022-07-05 16:20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即,第十三子,原本在唐宪宗死后,其第三子李纯登基,是为。但唐穆宗在位五年就英年早逝了,在宦官的操控下,李忱成为了皇太叔,还顺利继位。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忱登基后,勤于政事,孜孜求治,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在很多人的眼里,唐宣宗李忱被认为是和开创了的唐太宗一样的明君,所以他也被称为。

  那么小太宗唐宣宗李忱,开创了大中之治,为何没有挽救大唐颓势?

  后,大唐元气大伤,持续衰落,不仅仅是割据势力的问题,同样朝中宦官频繁当道,对朝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常年战争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由此导致阶级矛盾尖锐,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叛乱。

  虽然宗、和都曾尝试解决藩镇问题,最终都失败了。仅有唐宪宗削藩还有一定的成效,他的一些改革也出现了“唐室中兴”的盛况。但到了后期,迷信长生不老,甚至被宦官给害死了。

  而唐宣宗本人就是被宦官扶上位的,可见当时的宦官权力之大,已经到了可以废立的地步了。可以说宗室只不过是有名无实了,拿不拿下,也只是某些人一句话的事了。

  虽说唐宣宗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结束,对宦官加强了控制和限制,但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死后,他的儿子也是在宦官拥立下做了皇帝。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权力大到如此地步,危害是很大的。

  在王朝后期,一般情况下皇帝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大唐出现这样的皇帝已属不易。他的确凭借自己的能力改变了当时大唐一些被动局面和弊端。尤其是唐宣宗勤俭治国,体贴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这是很不容易的。

  但大唐的弊端已经了,不是这样的改革就可以改变什么的。尤其是他后期疏于政事,沉溺于长生术,“颇好神仙”。几乎把大好局面付诸东流。

  所以唐宣宗尽管开创了大中之治,但不可能挽救大唐颓势,充其量只能是延缓。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