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他在位期间为什么会爆发黄巾起义?
,即,他是的玄孙,第十二位,168年~189年在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学习方法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着洛河一字排开,举世罕见。百余位帝王在此执政,东汉灵帝刘宏就是其中之一。
汉灵帝刘宏(157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省深州市)。刘宏被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刘宏执政时期,宦官把持朝政,一团污气,巧立名目搜刮钱财。公元184年,爆发了。中平六年(189年),刘宏病死,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东汉末年外戚专政,,人民不能正常生活。汉灵帝时有个宦官集团,人称“”。十常侍,指中国东汉(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十二个宦官、、、郭胜、孙璋、毕岚、栗嵩、、高望、张恭、韩悝、宋典,他们都任职中常侍。这时的外戚就是以大将军为首的外戚集团。在外戚专政,宦官专权下,终于在汉汉灵帝刘宏时期爆发了黄巾起义。
公元184年(甲子年)二月,自称“”,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 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汉灵帝见黄巾军如此厉害,慌忙于3月戊申日任命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和五校尉营屯都亭,以镇京师;在洛阳周围设置,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设置都尉驻防,在以统营八关军政事务,治所在散关(今河南省宜阳县东北牌窑)。汉灵帝下诏各地严防,命各州郡准备作战。不幸的是,在关键时刻黄巾军主帅张角病死。11月,皇甫嵩与巨鹿太守郭典攻打下曲阳,成功斩杀张宝,歼灭十多万黄巾军。黄巾起义自此分散成许多势力,这些势力无时无刻在动摇着东汉的根基。
《熹平石经》刻于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议郎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得到灵帝许可。《熹平石经》参校诸体文字的经书,由蔡邕等书石,镌刻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洛阳太学讲堂(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垱村)前。碑高一丈许,广四尺。所刻经书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论语》。《熹平石经》是中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其字体俱为隶书。儒学被定为官学,必须有一部标准本作为评定正误的依据,,皇家的标准本“兰台漆书”腐败而遭偷改,石经可以避免腐败、偷改。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烧毁洛阳宫庙,洛阳太学荒废,《熹平石经》始遭破坏。现有少量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