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袁绍麾下的哪些猛将后来选择投靠了曹操?

历史知识 2022-07-05 08:15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曾投靠袁绍后又离开的人才,包括了当时最顶级的武将、谋士、豪杰。

  这个“离职群”的人才,完全可以组成一支横扫天下的人才团队。

  谋士、

  荀彧、郭嘉,是手下最杰出的谋士。

  ···其实,他们原本都是袁绍集团的离职员工。

  荀彧原本是带着族人到冀州避难的,恰好遇到袁绍入主冀州。

  袁绍以上宾之礼待荀彧,荀彧的弟弟荀谌,同郡人辛评、也都为袁绍效力,但荀彧却看出袁绍不是成大事之主。

  后来,曹操创业,荀彧辞别袁绍,加入了曹操的创业团队。

  相比于荀彧,郭嘉走得是更“猛”的。

  郭嘉也曾在袁绍手下效力。

  看出袁绍并非成事之主后,郭嘉对辛评、郭图说谋士要成就事业,关键是要跟对人呀!袁绍想效法招贤纳士却没有用人的能力,好谋无断,想辅佐他成事太难了吧!

  说罢,郭嘉就走了。

  可以说,郭嘉是在对同僚狠狠地发完牢骚后走的!

  更狠的是,郭嘉这次是直接裸辞,并在家赋闲了几年!

  宁可家里蹲,也不领你袁绍的工资!

  幸亏有荀彧的推荐,郭嘉才得以寻得明主,成就事业。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以荀彧、郭嘉为核心的曹操集团谋士集体,是汉末时期最强悍的谋士集体!

  武将集体陆续离开的武将们

  除了谋士,袁绍手下的一些武将,也陆陆续续离开了他。

  最早离开袁绍的武将,是朱灵。

  当时,曹操与袁绍是盟友,常配合作战。

  曹操讨伐时,袁绍派朱灵率三营之兵援助。

  作战结束后,朱灵认为曹操才是真正的英雄,遂直接投靠了曹操。

  后来,朱灵与、、、、并在一传之中,成了仅次于“”中的“好将”,算是第六将。

  后来,在时,张郃、高览,算是被袁绍“逼”着投降了曹操。

  曹操袭击乌巢时,袁绍先是不听张郃的建议,却让张郃、高览去进攻曹操打营。

  这是一个建立在“曹营空虚”这个错误判断上的命令,本就不可能成功。

  张郃、高览力战不成,袁绍却又听信郭图的话,认为是张郃、高览作战不力所至!

  我相信,即便换做你我这样的普通人,面对老板如此神操作,也大多会拍桌子走人的!

  张郃、高览也是如此,直接投了曹操!

  猛将群团队(含吕布、高顺、张辽)

  最顶级的谋士曾为袁绍效力,最顶级的武将也曾为袁绍效力!

  吕布,在被李傕逐出关东后,认为自己诛杀对袁家有功,遂决心投靠二袁。

  他先是投靠,但处得不好,遂投靠了袁绍。

  在袁绍手下,吕布的发挥十分勇猛。他亲自骑着赤兔马,与成廉、魏越

  他在袁绍的安排下,参与了剿灭的作战。

  面对拥有一万精兵,数千的黑山军,吕布勇猛异常。

  吕布骑着赤兔马,亲自与成廉、魏越等猛将一起冲击敌阵,每战必斩获而回。激战十余日,终于打垮了黑山军。

  随后,吕布请求袁绍增加自己的部队,袁绍不同意。

  吕布便开始劫掠,使袁绍对其十分憎恨。

  关系处成这样,也实在合作不下去了。

  吕布想要好说好散,就表示要不我带我本部人马回到洛阳去?

  袁绍表面上表示同意,并表其为司隶校尉, 并派甲士护送吕布。

  途中,吕布感觉不对劲,认为袁绍派的甲士就是要除掉自己的,便派人在营中筝 ,暗中逃了。结果···袁绍的甲士晚上果然来砍杀吕布!

  得知吕布逃走,袁绍令人关闭城门。吕布遂与河内张杨会和。

  随后,袁绍又派人追杀吕布,害得吕布一路逃走,直到···在陈留遇到、,遂开始袭击曹操的兖州,开始了创业之路。(《英雄记》)

  吕布本人是顶级猛将,他手下更有一支骁勇的并州军,其中更有高顺、张辽这样的!

  此后,吕布集团,一度成为曹操最危险的敌人。

  吕布败亡后,吕布、高顺等将领被杀,张辽则投身曹操,并扬名立万,位列五子良将之列!

  容不下吕布,未必是袁绍的问题,后来的曹操也容不下吕布。

  ,曹操杀吕布时,吕布是战败被俘了,而此时,吕布正是袁绍的功臣。

  有功而欲诛吕布,确实说不过去。

  即使必然不能容下吕布,何时处理,如何处理,处理的后果如何,都是值得讲究的。

  曹操知必不能久居其下,但通过全盘考虑,避免了“杀一人而失天下归着之心”,在放走刘备,派人去追被拒绝后,又能及时停止追击,分寸拿捏得很好。

  相比之下,袁绍的处分就草率了···

  如何处理吕布这样的下属?当时有若干种选择。

  ,袁绍选择了最差的一种结局。

  英雄刘备

  刘备叛曹操,割徐州起事,兵败后,刘备只得投靠袁绍。

  袁绍对刘备十分重视,特意“郊迎”,可谓礼仪隆重。

  尽管刘备保持了自己的本部兵马,有一定独立性,但他完全听从袁绍调遣是无疑的。

  他曾和一起,追击曹操,结果打败,文丑被斩。

  此后,刘备又在得到袁绍的同意后,两次进入豫州,扰乱曹操后方,牵制曹操的力量。

  刘备的工作其实做得还是不错的。

  刘备只以少许兵马,就搅乱汝、颍间,“以南,吏民惶惶”,加重了曹操在官渡前线的补给困难。

  ,官渡之战,袁绍还是败了。

  击败袁绍后,曹操回头击败刘备,刘备被迫南走,投奔了。

  坦白地说,刘备绝不是甘心之人,他离开袁绍几乎是必然的。

  ,官渡之战期间,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刘备算是地帮助了袁绍。

  也就是说,袁绍与刘备,算是短期雇佣关系,各取所需。

  ,由于官渡之战的失败,袁刘合作也以失败告终了。

  而且横向对比刘备投袁绍时,也曾投曹操。二者都是短期合作。

  关羽替曹操斩立下大功,刘备的作为就有限多了。

  这背后,是袁绍与曹操二人的用人之能差距。

  在袁绍最关键的战役中,刘备、关羽、这个班底是站在袁绍一边的,并且也积极打击了曹操。

  显然,袁绍不太会使用刘备、关羽、张飞这个有能力的短期合作集体,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在袁绍集团的“离职群”中,论谋,有郭嘉、荀彧这样的顶级谋士;论武,有吕布,以及“五子良将”中的二人(张辽、张郃)加关羽、张飞;论魅力,有刘备。

  可以说,把这个群里的人拉出去组合起来,其素质胜过任何势力。

  ···他们就这么依次离开了袁绍。

  总体上,荀彧、郭嘉、朱灵、张郃等人,是“好员工”

  只要寻得明主,他们就会安心效力下去。

  ,袁绍虽有接纳人才的名声,却确实没有用人的方法,诸人在其手下无法发挥,自然要另寻明主了。

  刘备、吕布,是“合作者”。

  一方面,他们自带体系,能量比一般谋士、将领要大。

  另一方面,他们天然不愿久居人下,即便是曹操也留不住(或不敢用)他们。

  对于这种合作者,就应该从全局考虑问题,以合作的方式,各取所需。

  袁绍想要对吕布除之而后快,导致反目成仇,后又在关键时刻,只敢委托刘备少量兵力,使刘备虽拼尽全力,也无法扭转局势。

  短期合作,目的也都没有达到,自然遗憾了。

  正如郭嘉所说,“袁公欲仿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

  他以自己的名望、社会关系,曾拥有令所有人羡慕的人才队伍,却因“未知用人之机”,令人失望,最终使人才各自离开了。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