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知识 >
古代的“员外”指什么?员外是什么官
历史知识 2022-07-04 19:44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员外是员外郎的简称,是一种官职,有“正额之外”增设之意。时期魏末最早设置了员外散骑常侍,初年又设置员外散骑侍郎,都是的侍从官。时,又新设了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等。到了,员外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尚书省二十四司内各司次官。唐、宋、辽、金、元、明、清沿隋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员外已身居显赫之位了,虽名为“员外”,其实在编制定员之内。在,除了六部外,理藩院、太仆寺、内务府等也有员外郎一职。
不过自以后,员外逐渐成为一种闲职,失去了往日的荣光。由于当时地主和商人通常可以通过捐银两的方式来获取员外一职,所以,“员外”逐渐失去了其本来含义,而专指一些有钱人了。
上一篇:“鲁提辖”中的提辖是什么官职?
下一篇:为何在公堂只打屁股而不打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