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服饰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历史知识 2022-07-04 19:44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服饰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在经过蒙古人统治之后,明朝恢复汉族的传统,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许多男子流行的发式都是明太祖首创的。比如【网巾】,有象征国家法令齐全的意思,【四方巾】象征国家太平,还有【瓜皮帽】,它几乎被现代的西方人当作中国典型的帽子了。

  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

  明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

  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有余,露裙二、三寸,即所谓“花冠裙袄,大袖圆领”。当时扬州流行一种新式样女衫长二尺八寸,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冬季镶貂狐皮。

  裙装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崇祯时期提倡白色裙。裙边有一、二寸绣边。明初裙宽为六幅,明末时发展为八幅、十幅。裙褶十分盛行,有细密褶纹,也有大褶纹。褶纹装饰十分讲究。

  有一种名为彩条裙,每条选用一种颜色缎,每条色缎上绣出花鸟纹饰,带边镶以金线可成为独立的条带,将数条这样的各种彩条拼合在腰带上,就成为彩条飘舞的裙子,取名“凤尾裙”。有的还将整块缎料用手工做成细褶纹,取名“百褶裙”。一种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

  明代还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由于其形美如,故得名“霞帔”。这种帔子出现在时期,隋唐时期得此名。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

  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由于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越发显得挺拔高贵。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